蘆筍灰霉病的防治
蘆筍灰霉病

【癥狀】此種病害主要發生在生長不良的小枝或幼筍上,開花期也易染病。發病部位開始為水漬狀,以后變為褐色或黑褐色腐爛,潮濕時病斑表面長滿灰色霉層。新長出的嫩枝發病后彎曲,生長點變黑后干枯。有時危害莖基部或筍,可使地上部枯死。
【病因】此種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病株上或在遺落土中的病殘體上越冬。借助風雨或小昆蟲活動傳播,從寄主生長衰弱的組織或器官傷口侵入發病。冷涼而高濕的環境有利于發病。
【防治方法】
(1)大棚、溫室要降低濕度和結露持續時間。露地注意雨后排水,防止土壤過濕。
(2)適時追肥,結合噴施天達2116、云大120等增強植株活力;及時疏去弱枝,清除枯枝殘葉。
(3)病害常發地區在幼筍抽生期噴施50%農利靈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劑1500倍液、50%凱澤水分散粒劑1000倍、40%施佳樂懸浮劑1000倍液等,隔7-10天1次。棚室還可使用15%腐霉利煙霧劑或45%百菌清粉塵劑等。注意輪換使用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