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病毒病的防治
蘆筍病毒病

蘆筍病毒病



【主要特征】田間癥狀多表現為植株生長瘦弱,擬葉變小、扭曲、黃化,嫩筍抽發力漸退,纖弱,產量明顯降低。
【病因】病毒引起的病害。病毒在活體寄主上存活越冬,主要通過汁液接觸摩擦傳毒,有的可通過種子傳毒,或通過桃蚜傳毒。
【防治方法】
(1)在本病常發生的地區,應加強品種自然抗性的調查研究,以尋找抗病品種。
(2)為防止種子傳毒,應從無病株上選留種,播前厲行種子消毒(1O%磷酸三鈉或O.1%高錳酸鉀浸種1小時);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莖尖脫毒技術脫毒。
(3)為防汁液接觸摩擦傳毒,在定植、中耕除草、摘心打頂、割筍(采收)等農事操作前后,宜用肥皂水洗手和洗刷刀具等。
(4)防除傳毒蟲媒蚜蟲(驅避、誘殺和藥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