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蒂腐病的防治
番茄蒂腐病

番茄蒂腐病

番茄蒂腐病



【癥狀】該病一般發生在果實長至核桃大時。最初表現為臍部出現水浸狀病斑,后逐漸擴大,致使果實頂部凹陷、變褐;病斑通常直徑1--2cm,嚴重時擴展到小半個果實。在干燥時病部為革質,遇到潮濕條件,表面生出各種霉層,常為白色、粉紅色及黑色。這些霉層均為腐生真菌,而不是該病的病原。發病的果實多發生在第1、2穗果實上,這些果實往往長不大,發硬,提早變紅
【病因】番茄蒂腐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氣候變化無常引起。如花期陰雨天氣多,濕度忽高忽低,陽光不足,溫度過低過高,使花粉、胚珠不能正常發育和授精,而瞎花落花。當植株光合作用不足,營養物質供不上,用生長素蘸花后,雖勉強坐住果,但也不能正常膨大,而形成僵果。
【防治方法】番茄蒂腐病發生后無法治愈,但可以提前預防。一是關注天氣變化,因為現在的氣象預報一般有提前一周的周報,可以提早做準備。二是對不耐弱光低溫的品種,應提早養護好根系,從而提高抗逆能力。三是果期噴3~4次1%尿素液+0.3%磷酸二氫鉀+300倍紅糖液+6000倍液愛多收,7~10天噴1次,促進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