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莖枯病的防治
莖枯病

莖枯病

莖枯病



【癥狀】發病期,在距地面30厘米處的主莖上,出現浸潤性褐色小斑,而后變成淡青至灰褐色,同時擴大成棱形,也可多數病斑相連成條狀。病斑邊緣紅褐色,中問稍凹陷呈灰褐色,上面密生針尖狀黑色小點。在小枝梗和擬葉上發病,則先呈褪色小斑點,而后邊緣變成紫紅色中間灰白色并著生小黑點。由于迅速擴大包圍小枝易折斷或倒伏,莖內部灰白色、粗糙,以致枯死。
【病因】如空氣干旱病斑邊緣清晰,不再擴大成為慢性型病斑。若于氣陰雨多濕,病斑可迅速擴大蔓延,致使上部的枝莖枯死。
【防治方法】
①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段栽培。
②清潔田園,割除病莖,澆毀或深埋。
③田間覆蓋地膜,控制氮肥,防止生長過旺。
④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1:240波爾多液;50%代森銨的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