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炭疽病的防治
炭疽病

炭疽病

炭疽病



【癥狀】子葉上病斑多在子葉邊緣,褐色至紅褐色,半圓形至圓形,稍凹陷,病斑擴大可致子葉干枯死亡。成株葉片染病出現褐色至黑褐色近圓形病斑,病斑如沿葉脈擴展,則呈現褐色至黑褐色條狀斑。莢果染病,出現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或紅褐色至黑褐色陷斑,病斑向縱深擴展,莢果內的籽粒亦可染病,呈不定形黃褐色至暗褐色病斑,致籽粒不充實。潮濕時,子葉、葉片及莢果上的病斑均出現朱紅色小點病征(病菌分孢盤及分生孢子)。
【病因】病菌主要以菌絲潛伏在種皮下或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地面上越冬。翌年播種帶病種子引致幼苗子葉或嫩莖染病,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通過昆蟲及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豆莢染病,病菌透過莢殼進人種皮,致種子帶菌,成為翌年初侵染源。氣溫17~20%,相對濕度100%利于發病,生產上溫涼多濕或多雨、多露、多霧及地勢低洼、密度過大、土壤黏重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和施肥,清除田間病殘株并集中燒毀或深埋地下。
2、藥劑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用50%代森銨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粉8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霧,每隔7天噴一次,共噴2―3次。噴藥時藥液量要足,最好把病株周圍的土壤噴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