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病毒病的防治
病毒病

病毒病

病毒病



【癥狀】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病,全株受害。染病株發病初始表現為在葉片皺縮,呈現濃、淡綠色斑駁或黃色斑塊癥狀的明顯黃斑花葉,葉色褪綠,葉面皺曲,新生葉片偏小,有的葉片扭曲、變窄,葉柄纖細。發病嚴重時,心葉節間縮短,全株葉片皺縮,停止生長或黃化、矮縮。發病晚的多見于所生葉呈濃、淡綠相間的花葉,植株正常。
【病因】芹菜最適感病生育期為成株期,發病潛育期10~15天,遇持續高溫干旱天氣,易使病害發生與流行。芹菜病毒病在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主要發病盛期在春季的5~6月和秋季的10~11月,此時正值有翅蚜遷飛高峰期。年度間春、秋季溫度偏高、少雨、蚜蟲發生量大的年份發病重。栽培管理粗放、農事操作不注意防止傳毒、多年連作、地勢低洼、缺肥、缺水、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1.滅蚜防病。滅蚜是預防病毒病傳染的關鍵環節。從出苗到采收整個生育期間,都要搞好滅蚜,苗期滅蚜尤其重要。
2.加強田間栽培管理。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施足有機基肥,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健壯,提高抗病能力。農事操作中,接觸過病株的手和農具,應用肥皂水沖洗,防止接觸傳染。保護地使用防蟲網覆蓋,把昆蟲擋在棚外。
3.化學防治。在田間發病始見時開始,可選20%鹽酸嗎啉胍可濕性粉劑(病毒A)500-600倍液、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0.1%的硫酸鋅溶液或1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噴霧防治2-3次,能減少感染,起到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