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巨脈病毒病的防治
巨脈病毒病

巨脈病毒病

巨脈病毒病



【癥狀】“脈帶”是該病特有癥狀,稱為巨脈病或大葉脈,后期病葉卷曲、皺縮,病株矮小,生長受阻,不能形成正常葉球,失去商品價值。
【病因】該病主要靠土壤中蕓薹油壺菌的游動孢子傳播,侵入根部以后釋放病毒,經4~5周顯癥,該菌傳播的巨脈病毒可從豌豆、菠菜、韭菜、大黃和車錢等植物上分離到。油壺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育苗時,如基質帶毒,萵苣染病后4周顯癥,一般不易發現。但病株如栽植到營養液膜系統中,油壺菌會產生大量游動孢子,迅速傳播蔓延。此外,汁液接種到根部也可傳毒。氣溫14℃癥狀嚴重,24℃時則潛隱,連作地易發病。
【防治方法】(1)該病在經常種植萵苣的地塊易發生,生產上應實行2-3年輪作。(2)苗床消毒播前苗床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消毒,每m2用藥8-9克,與篩好的堰土充分拌勻,撒在床面上,后進行育苗,有一定防治作用。(3)采用無土栽培的,可在營養液中加入0.1%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也可有效地防治本病。(4)田間可采用遮陽網,降低田間溫度,切忌溫度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