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細菌性葉斑病的防治
細菌性葉斑病

細菌性葉斑病

細菌性葉斑病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起初在葉背上產生呈水浸狀稍凹陷的斑點,后來擴展,因為受到葉脈的限制而呈不規則形的角斑。在葉子正面則出現呈油漬狀的黃褐色病斑。
【病因】病菌主要在種子上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上的病菌一般可存活1年,播帶菌的種子,發芽后病菌可侵染葉片,成為初侵染源。另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第二年可通過雨水或灌溉水濺射到葉片上,也是初侵染源。
在條件適宜時,潛育期不長,一般3一5天,所以容易造成流行。發病適溫25~27℃, 相對濕度85%以上。所以多雨,特別是暴風雨后發病重。發病與種子的關系密切,如果播的是未經消毒帶菌的種子,無病田會變成病田,病田則病害加重。 此外,病地重茬,或地勢低洼,肥料缺 乏,植株衰弱,抵抗力差,或管理不善,造成植株傷口多,一般發病重。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但對銅劑敏感的品種慎用。此外,可噴灑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