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內黃尖椒出口背后的故事(圖)
蔬菜網 時間:2018/1/25 來源:安陽晚報 閱讀數:781
尖椒產業

2017年,安陽內黃尖椒出口到美國、西班牙、德國、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336.14萬美元。1月19日,記者來到尖椒出口大戶內黃縣興隆農產品有限公司,探訪內黃尖椒出口背后的故事。
當天一大早,內黃縣興隆農產品有限公司的門前車水馬龍,一車車尖椒從一個個農戶家匯聚到這里。“這是六村鄉劉邢固的尖椒,一包50斤,一共200包。”正在忙碌著的工人說。內黃縣興隆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建剛介紹,該公司有12輛小型貨車,專門負責門對門收購農戶的尖椒。“我們這幾天每天都能收50多噸尖椒,我們的價格比市場價略高。”杜建剛說。
走進內黃縣興隆農產品有限公司,記者看到晾曬場上都是火紅的尖椒。工人們正在熟練地進行分揀。尖椒把兒也被工人們像寶貝一樣放起來。杜建剛說:“這尖椒把兒能出口賺外匯呢!以前,掰下來的尖椒把兒很難處理,沒少浪費人力物力。去年,西班牙的一家外商專門提出需要尖椒把兒。出口了24噸尖椒把兒,賺了1.1萬多美元。內黃尖椒渾身都是寶。我們已經開發了辣椒粉、辣椒圈、辣椒絲、辣椒籽等8個新產品,這些產品受到國外客商的歡迎。”
在成品庫里,杜建剛指著900多箱尖椒說:“這些是真空包裝的尖椒,共12噸,價值3萬多美元,不久將出口到美國。前不久,運往加拿大的19噸尖椒已經被送往港口,那批尖椒價值5萬多美元。”從這里出發,內黃尖椒出口到美國、西班牙、德國、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我們2018年前幾個月的訂單已經滿了,光西班牙的一個外商就要了100多噸貨。”杜建剛自豪地說。
看著滿臉笑容、容光煥發的杜建剛,誰也不曾想到,他曾經被尖椒出口“折磨”得提心吊膽、寢食難安。1999年,杜建剛拿著36元的本錢騎著自行車開始做尖椒生意。慢慢地,杜建剛買了農用三輪車,收購尖椒。2000年,杜建剛將來自重慶的客商拉到家里,當起了“坐地老板”。“當時幾個月的時間就掙了3萬多塊錢,真是做夢都不敢想。”杜建剛說。
杜建剛*次接觸到尖椒出口是在2010年。“因為我們內黃的尖椒品質好,2010年,山東膠州的朋友讓我代加工用于出口的尖椒。”杜建剛說,“合作一年后,我去朋友的廠區,發現才一年時間,他的廠區就建起了高樓。我當時就想,做尖椒出口生意這么掙錢,咱內黃尖椒的品質這么好,為什么我們不能出口呢?”
有了出口尖椒的念頭后,2012年,杜建剛在鄭州某寫字樓租下辦公室,招聘外貿人員,準備大干一場。誰料,一盆冷水將杜建剛澆得“透心涼”。2012年至2013年,整整兩年時間,杜建剛沒有接到一份出口訂單。零業績讓杜建剛度日如年。2014年,杜建剛托關系在當年的廣交會上買了一個攤位。“在當年的廣交會上,我認識了很多業務上的朋友,不少朋友成了現在的合作伙伴。”杜建剛說,“2014年,*單出口生意來了,100箱尖椒,賺了1000多美元。”
從*初不懂出口的門外漢,杜建剛漸漸成了行家。2014年,該公司出口內黃尖椒創匯近100萬美元;2015年,該公司出口內黃尖椒創匯180萬美元;2016年,該公司出口內黃尖椒創匯近300萬美元;2017年,該公司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改造,規劃了廠區布局、更新了車間設備、提升了生產工藝、規范了生產流程、健全了管理體系。通過一系列產業升級,該公司成功打開歐盟市場,極大地提升了內黃尖椒的國際綜合競爭力。2017年,該公司出口內黃尖椒創匯336.14萬美元。
內黃尖椒出口呈現出良好的增長趨勢與內黃縣創建*出口食品農產品(尖椒)質量安全示范區密不可分。內黃尖椒色澤亮麗、辣度高,富含辣椒素,在國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內黃縣種植尖椒已有20多年的歷史,常年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目前已經形成生產、加工、出口的產業鏈條。內黃縣出口尖椒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于2012年,規模6萬畝。該示范區遠離工業區、無污染,土地肥沃、灌溉條件好。2014年,該示范區被授予“河南省出口食品農產品(尖椒)質量安全示范區”。2015年,該示范區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出口食品農產品(尖椒)質量安全示范區”稱號。
“內黃尖椒出口的連續增長也促進了內黃尖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內黃縣農牧局的相關負責人說,“因為種植尖椒的收益較高,群眾種植尖椒的積極性非常高,促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今,內黃尖椒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內黃已經形成了具有規模效應的尖椒交易集散地。隨著內黃尖椒出口快速增長,尖椒的加工企業不斷采用新技術、更新設備、升級改造。”
-
- 好
(0)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