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順:復退老軍人的“致富經”
蔬菜網 時間:2018/2/2 來源:河池日報 閱讀數:423 網友評論:2
1月29日19時許,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興鎮平安村楊梅坳氣溫降至零度,細雪夾雜著冷風,讓人凍得瑟瑟發抖。但楊梅坳景區瑤情農家樂里則是另一番景象,前來楊梅坳賞雪的游客笑語歡歌,飄著野菌香味的火鍋熱氣騰騰,讓人暫時忘卻了室外的寒冷。
“高寒山區生長的食用菌口感香甜,入口飄香,比大棚里生長的菌類品質要好得多。”趙成順一邊介紹,一邊從結了冰的水中撈起香菇和木耳放進火鍋。
今年已經66歲的瑤族黨員趙成順,在平安村做了17年的黨支部書記。他從黨支書的崗位退下來后,發揮黨員余熱,義務看守山林,成為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森林衛士”。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展開,趙成順也覺得自己肩上有一份責任,在黨員這本字典里沒有“退休”這兩個字。2015年2月,他牽頭組織10戶林區失地群眾注冊成立了一個從事產業種植、加工、銷售、收購于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環江縣久保生態種植發展專業合作社,走上抱團發展、產業興農之路。合作社以發展林下種植野生白芪、雞爪黃蓮、獨腳蓮、田七等中草藥為主,兼顧林下養蜂,使林區失地群眾走上了多種經濟發展產業的道路。
隨著合作社效益的增加,趙成順決定吸收村里建檔立卡的12戶貧困戶為社員。去年種植中草藥200余畝,林下養蜂300余箱,戶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2017年9月,在廣西九萬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及環江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合作社主要成員商議并考察調研,緊緊依托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原生野生香菇的特性,試驗性發展食用菌產業,示范種植食用菌2萬棒,其中,香菇1萬棒,木耳1萬棒,取得了初步成功。
記者看到,合作社種植的食用菌菌棒露天而放,種植場地位于九萬山*自然保護區腹地,林茂水豐,氣候濕潤,空氣濕度大,晝夜溫差大,為食用菌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
1月29日下午,游客們一邊欣賞著周邊群山上的雪景,一邊采摘香菇和木耳,感受著別樣的樂趣。游客劉露珠品嘗著新采摘的食用菌贊賞說:“這里的食用菌脆嫩爽口,食味佳美,香氣濃郁,別具風味。”
趙成順已經謀劃好了合作社未來的發展,他說:“合作社計劃將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擴大食用菌產業規模,輻射帶動全村貧困群眾和林區群眾投身食用菌種植產業發展,通過種植食用菌來脫貧致富,助推脫貧攻堅步伐。”
相關新聞
- 蔣紅超:從貧困戶到食用菌大王
- “蘑菇大王”傳經送寶 助力山西興縣食用菌產...
- 安徽廬江:“食用菌大王”夏金倉帶出致富路
- 河南清豐縣固城鄉呂文選:食用菌致富帶頭人
- 陜西昔日貧困戶帶頭種植食用菌 合作社年收入7...
- 河南省長陳潤兒參觀食用菌產業指導工作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2)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