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宿遷:“蔬菜之鄉”的紅火新年
蔬菜網 時間:2018/2/23 來源:央廣網 閱讀數:420
劉志伍,曾是宿遷市宿城區羅圩鄉聯伍村有名的貧困戶。早年在外打工落下殘疾,回村后和老伴蝸居瓦房。一兩年前,劉志伍在鄉鎮的幫助下,支起了8座大棚,種起蔬菜并且觸網銷售,一年純收入近十萬元。
過年前夕,記者來到了劉志伍家采訪時,老兩口正忙活著,臉上滿是對兒子過年回家的期待。
新修的兩層小樓房,有著一間不大不小的院子,用新買的大掃帚打掃完,劉志伍發現自家墻角堆放的青菜已經發黃,便要去大棚里,摘些兒子兒媳愛吃的蔬菜。劉志伍喜上眉梢:“拔點芹菜,炒點肉絲,準備過年。燒點雞蛋湯,他們都喜歡吃。這都是我們自家種的,過年吃特別好,沒有農藥的。”
大棚在屋后一里地的地方。進入塑料棚,青菜、菠菜、芹菜,綠油油地閃著光澤。“一畝園,頂上十畝田。”看到自己精心照料的蔬菜就樂呵,劉志伍拉著記者細數一年的豐收:“反正上半年茄子呢,四畝地,能倒(賺)到8萬塊錢。下半年青菜看行情,行情好也要五六萬塊錢。除去成本,除去大人小孩開銷、人情往來,一年落得6萬塊錢。”
住上樓房、有了存款,過年的紅火得益于羅圩鄉現代農業的扶貧方式。不僅有扶貧資金可供貸款,還有專門的扶貧干事和農技專家上門指導。羅圩鄉扶貧干事陸韜告訴劉志伍:“把之前的一萬元貸款提前還了,就可以繼續再做貸款,做兩萬元的貸款。是全額補貼,一分錢利息都沒有。”
像劉志伍這樣靠種植蔬菜脫貧的建檔立卡戶,2017年羅圩鄉有594戶。目前,“蔬菜之鄉”羅圩鄉擁有設施蔬菜面積8000畝,依靠設施蔬菜觸網銷售,羅圩鄉2017年全年脫貧人數,占貧困人口總數的30%。羅圩鄉黨委書記姜海東:“我們羅圩鄉積極為貧困戶申請貸款資金,幫助他們做大棚蔬菜種植,并且觸網銷售,同時為貧困戶提供技術培訓、線上銷售等服務。新的一年,我們打算擴大設施蔬菜種植面積,讓更多貧困戶參與到羅圩鄉蔬菜產業發展中,實現增收獲益。”
在宿遷城里買房,以前住草棚的劉志伍想都不敢想。而劉志伍現在的心愿,就是給孫子在市區買套房:“多種點蔬菜,準備明年買樓房。我準備上宿遷買,買好的,買繁華的地方。”
相關新聞
- 畢節威寧:蔬菜產業托起群眾增收致富夢
- 梅州市梅縣區白渡鎮發展有機蔬菜種植帶動村民...
- 云南武定農民種植高原蔬菜拔掉窮根子(圖)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獲豐收(圖)
- 甘肅:蔬菜種植鋪就農戶脫貧致富路
- 陜西涇陽蔬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