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東縣迎來食用菌技術“及時雨”
蔬菜網 時間:2018/3/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閱讀數:437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印茶鎮田東縣農業局技術服務小組深入印茶鎮食用菌孵化基地,耐心為群眾提供技術指導。
據了解,該基地于2017年8月破土動工,面積30畝,總投資150萬元,新建24個食用菌生產大棚,以及冷庫、烘干房、倉庫等附 房,總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大棚里種植香菇,稻田種植黑木耳,共20多萬棒。長期雇用12個貧困戶當工人,每月工資2000元以 上。截止2月28日,已采摘黑木耳5000多公斤和香菇1.5萬公斤,總產值約20萬元。
當天,稻田里的木耳菌棒有序排放,長出嫩嫩的可愛“黑寶寶”。技術人員穿梭期間,邊查看長勢,邊講解黑木耳種植的技術 要點。*次種植食用菌的基地負責人韋紹輝說,這次技術指導就像一場“及時雨”,掌握技術后,他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的信心 和決心更足了。今年下半年,他打算成立龍頭企業,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產業發展模式,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 、產后一條龍服務。同時,在貧困村建立大棚,把大棚租給貧困戶,減少群眾投資成本。貧困戶賒賬種植,待回收產品,企業再扣 除貧困戶租金、菌種成本等。目前,該縣春耕春種已經拉開大幕,農技人員分成幾個小組巡回下村,提供技術服務,為群眾春耕生 產保駕護航,確保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產業強縣持久戰順利推進。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