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浠水回鄉創業先鋒:方陽春
蔬菜網 時間:2018/4/16 來源:黃岡周刊 閱讀數:591 網友評論:1
“這是草莓棚,這是茄子樹棚。”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是華中農業大學培育出來的新品種,生長壽命30年,畝產量達到1.5萬公斤。你看,這里還有番茄樹、辣椒樹……”
走進春陽蔬菜合作社基地,只見大片大片的鋼架大棚內,數十種蔬菜鮮翠欲滴。
春陽蔬菜合作社理事長方陽春,出生在浠水縣一個農民家庭,當過兵,打過工,2001年在東莞市創辦皓成飲食服務有限公司。農民的兒子不忘初心,心系土地,總覺得應該回家鄉做點什么,感恩養育他的那片土地。
經黃州區招商,他于2011年與另外3個股東共同出資2000萬元,流轉陶店袁家鋪村1000畝耕地,成立春陽蔬菜專業合作社。
蔬菜基地現有鋼架大棚蔬菜500畝,連片溫室大棚10畝,基地道路通暢、排灌系統完善,已成為黃岡市區連片面積*、設施化水平*、品種*全、產量*多的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目前,合作社固定資產達到3000多萬,年產無公害蔬菜7500噸,年產值2400萬元。合作社先后獲得“湖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黃岡市種植大戶”“黃岡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
春陽蔬菜定點供應黃岡市區14所中小學校、14個居民小區平價蔬菜直銷店,并與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7所高校對接,每日為其配送蔬菜20噸。
“受益的還有當地老百姓。”方陽春說,原來這個地方,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年紀大的出不了大力氣,近千畝田地幾近荒廢。合作社把這些土地流轉過來后,農民有流轉金,還來勞動拿工資,合作社每年發放工資200多萬元。
“我們合作社積極推進產業扶貧,已經對接20多家貧困戶,他們每月平均工資有2000多元。”方陽春說。
方陽春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還致力于現代農業、農村生態、鄉風文明建設,打造春陽樂耕園。合作社建起農家樂、戶外拓展傳承、湖北大鼓文化、農耕文化體驗等文化旅游項目,初步呈現出以“一促三、以三帶一、融合發展、集約增長”的新態勢。2016年4月,該社被黃州區旅游局授予“黃州區研學旅游教育基地”。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3-5年的努力,把春陽蔬菜基地打造成集生態農業、休閑旅游、文化傳承于一體的大規模、高品格的知名休閑、教育基地。”方陽春信心滿懷。
相關新聞
- 許成軍:蔬菜大棚“種”出脫貧路
- 湖南衡陽脫貧之星劉華付:蔬菜大棚“種”出新...
- 廈門職業農民郭防:綠色蔬菜種出火紅好日子
- 劉貴興:蔬菜大棚里的脫貧夢
- 湖北“回鄉能人”變蔬菜專家帶動全村脫貧
- 蔣力偉:做大合作社 念好“蔬菜經”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