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韭菜菜農期待找到銷售渠道彌補虧損
蔬菜網 時間:2018/4/20 來源:合肥晚報 閱讀數:578 網友評論:2
割韭菜,這曾是*讓股民心痛的詞,如今也成為廬江同大鎮不少菜農的兩難事。割,重140來斤的一筐韭菜*只能賣到40元,無法回本且白搭勞力;不割,數百畝的韭菜地將荒廢。每斤三毛不到的收購價讓菜農寒了心,無奈之下求助晚報希望能找到一些直銷渠道,“別讓養老錢打了水漂”。
一個村半數韭菜地荒了
過了三河古鎮沿著合銅路一路南行,十分鐘左右便能抵達廬江同大鎮劉墩村。村道兩旁,便是成片的韭菜地。同大鎮是周邊有名的韭菜“重鎮”,合肥市場中大部分韭菜出產于此,鎮內各村不少菜農以種植韭菜為生。每年2月韭菜上市后,凌晨的劉墩村星火點點,各家各戶都會在韭菜地里支一盞燈便于收割,天亮之后菜農才會返屋休息。可如今,多數韭菜地已荒,未收割的韭菜已黃。
“頭茬韭菜賣得還行,之后就一落千丈!”在村南的這片韭菜地里,農戶老葉卻咋也高興不起來。“種了快十年的韭菜,頭一回遇見這樣的情況。”站在地壟上,六十八歲的老葉一臉愁容,昨晚割了四五個小時的韭菜還賣不到100塊錢。
今年2月,看著地里的韭菜節節拔高,老葉打心眼里高興。不料想,剛割了頭茬,收購價就開始往下掉,過去成群結隊的菜販也開始“吹毛求疵”。“頭茬韭菜賣了七毛一斤,現在三毛一斤還得求著他們收。”在劉墩村,種植韭菜的多數為老人,韭菜種植所用的底肥也都是附近雞場的雞糞,可以稱之為綠色蔬菜。“村里一半的韭菜地都荒了,年輕一點的菜農都不割了,割得越多賠上的勞動力越多。”老葉告訴記者,和他年齡相仿的菜農外出打工無望,只能寄希望于這幾畝韭菜地養老。“一畝地的成本按600元算,這一茬損失上萬元。”
供過于求導致數千畝韭菜滯銷
去年韭菜賣給菜販每斤的價格在1.2元到1.3元之間浮動,今年菜販收菜價直接下滑至0.3元。
“菜販子把價格壓低了,不賣給他們韭菜就只能黃在地里。”相比往年,今年菜販開始挑肥揀瘦,“有時候四筐韭菜才賣一百塊。”令老葉和一眾菜農心酸的是,四筐韭菜需要兩個人蹲在地里連續收割八個多小時。“本來就想掙點辛苦錢,沒想到賠本還搭上勞動力。”
記者從同大鎮農技站獲悉,目前同大鎮韭菜種植規模超過4000畝,同比2016年種植面積擴大了1000多畝。“種植韭菜的多數為散戶,集中上市導致供過于求。”該站工作人員介紹,韭菜上市時間集中、銷售時間短且儲存難,加之市場需求較小,這是韭菜滯銷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南方菜源提早進入合肥市場,加劇市場競爭。”
韭菜批發市場價如何?根據合肥周谷堆農產品批發網站*新數據顯示,韭菜批發*價為每斤1元,均價每斤1.4元。去年此時,韭菜批發*價為每斤1.5元,均價每斤2元。這一消息讓老葉寢食難安,“希望能多一些銷售渠道。實在不行,明年也只能種其他作物了。”
盼有心人助菜農渡難關
記者從劉墩村獲悉,種植韭菜的散戶多為留守老人,年齡均在六十五歲左右。“有些老人甚至種了十余年韭菜,就指望這幾畝韭菜地攢點養老錢。”
在此之前,本報曾幫助多位菜農處理滯銷農產品。走投無路的老葉和同大鎮一眾菜農輾轉找到本報,希望能尋找到更多的直銷渠道。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看報紙的您有相關渠道,請盡快與96511聯系。
相關新聞
- 河北辛集:滯銷的韭菜“走俏”了
- 四川中江縣東北鎮:做好韭菜文章
- 山東五蓮縣叩官鎮“南嶺韭菜”春節前上市(圖)
- 廣東徐聞:韭菜產業拓寬村民致富路(圖)
- 新疆托克遜:韭菜種植助農脫貧致富(圖)
- 山東惠民縣:韭菜引來四方客
新聞關鍵字: 韭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