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香菇撐起百色鄉親致富傘(圖)
蔬菜網 時間:2018/6/6 來源:右江日報 閱讀數:388
香菇

百色市大楞鄉羅甫村是右江區貧困面*的貧困村之一,該村環境條件差,人口多,耕地少,經濟發展十分落后,全村貧困人口有195戶733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0.3%,。
長期以來,該村群眾除了外出務工,大多群眾就只能守著一點貧瘠的土地靠天吃飯。2015年底,*扶貧工作全面開展后,按照扶貧工作的要求,該村的村委在全村公開選聘扶貧專干,但是面對貧窮落后的羅甫村,沒人敢接這個“燙手的山芋”。在外面務工的“80后”青年黃智聽到這一消息后,毅然放棄城市的繁華生活,回到家鄉,自薦擔任了羅甫村的扶貧專干。走馬上任伊始,黃智就在村委會議上表態:“我有決心在家鄉創業,在廣闊的農村打出一片天地,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帶著改變貧窮落后局面的一腔熱情回到家鄉農村后,兩手空空的黃智面對大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應該發展什么產業?如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如何帶動群眾共同致富?一番思考后,黃智決定利用在外務工學會的技術,依托家鄉山清水秀的氣候環境,嘗試發展食用菌種植。
說干就干。2016年初,在黃智的張羅下,羅甫村林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開始發展生產。作為扶貧專干的黃智開始動員村屯群眾特別是貧困戶群眾加入合作社,共同發展食用菌栽培生產,但沒想到剛開始就遇到了一盆冷水,沒能得到群眾的認可。很多人認為,你一個年輕小伙子,讀書畢業在外打工,會當農民嗎?幾輩子的人都沒在村里搞過食用菌種植,你能行嗎?
要想帶動群眾,必先自己成功。在多次動員群眾無果后,黃智決定以事實說話,先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消除群眾的疑慮,這才是*強的說服力。
于是,黃智決定自己先動手,他帶領幾名群眾開始平整土地,規劃設計建大棚,修路拉水電,奔走于各單位各部門,爭取產業項目和資金援助。短短兩三個月,黃智的食用菌基地就完成大棚建設,并成功試種了1萬棒香菇,按照每棒香菇可獲得利潤3元,*批香菇可得利潤將近3萬元。看到基地上的栽培大棚和產出的香菇菌棒,群眾不再觀望,紛紛主動要求加入合作社。
在2016年人大換屆選舉中,黃智高票當選了區、市人大代表。從一個返鄉創業的農民當選為人大代表,他贏得群眾的認可,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大山里也可以創造財富,幫助群眾脫貧奔康。用群眾的話說,“黃智見識廣,思路寬,有膽識,熱心腸。”
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合作社后,黃智創建的羅甫食用菌基地開始擴大規模,他多方籌措資金投入約90萬元,擴大種植面積約30畝,栽培大棚增加到6個,共有42戶農戶加入合作社,有社員165人,其中,貧困戶30戶121人。為更好地發展食用菌產業,他還邀請農業專家到大棚現場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并通過學習運用控溫和控水技術控制出菇量,以適應市場的需求,提高收益。為了解決銷售問題,黃智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加強與公司的合作,轉變種植經營方式,聯合了田陽創新菌業有限責任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由合作社進行統一供應菌種、統一栽培、統一管理、統一采收,公司統一銷售,形成供、產、銷一條龍服務,提高技術和市場等抗風險能力,消除群眾后顧之憂。同時,合作社采取農戶投資入股的方式,不用參與管理也可享受分紅獲得收入,農戶也可直接參與生產管理,增加勞務收入。企業則通過“以資源換產業”,加強與農戶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由于黃智的食用菌種植采用新技術,加上羅甫村地理和氣候環境適合食用菌生長,基地種植的香菇肉質肥厚,膠質豐富,質嫩脆滑,味道鮮美,口感*,市場價好且暢銷,前景十分看好,利潤十分可觀,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一張扶貧產業新名片。
據了解,投產僅半年時間,合作社共采摘和銷售香菇8萬多斤,獲利20多萬元,合作社農戶戶均純收入5000元以上,實現了增收脫貧。“目前,合作社正在籌劃發展新品種,創新栽培技術,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值,同時,我們還要引導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共同發展食用菌栽培,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增加收入,盡早脫貧。”說起今年的發展計劃,黃智充滿信心。
相關新聞
新聞關鍵字: 香菇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