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騰沖:新品馬鈴薯促增收
蔬菜網 時間:2018/6/19 來源:云南網 閱讀數:416 網友評論:2
5月下旬,云南省騰沖市北海鄉打苴社區350畝馬鈴薯科技*示范田里,隨著馬鈴薯收獲機的轟隆聲,一個個馬鈴薯從土里“鉆”了出來,種植戶鄧中學一家忙著把馬鈴薯按大、中、小分類,分別裝到袋子里。
“我家今年種植馬鈴薯3畝多,收成不錯,除去成本應該還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在今年馬鈴薯價格普遍下降、銷售困難的情況下,自己種植的馬鈴薯統一由昆明子弟公司收購,而且種植馬鈴薯的田只是冬閑田,收完馬鈴薯還可以種植水稻。”鄧中學高興地告訴記者。
打苴社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2戶1048人,占社區總人口的27.95%,是北海鄉的深度貧困村。
科技如何促脫貧?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用馬鈴薯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給出了答案。今年1月,經作所選擇自主選育的馬鈴薯富鋅加工新品種“云薯304”,采用“科技+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訂單+貧困戶”模式,在打苴社區開展350畝馬鈴薯科技*示范田,覆蓋190戶貧困戶,貧困戶種植面積達215.5畝,占種植總面積的61.57%。在5月下旬的實地測產中,種植的“云薯304”新品種平均畝產2480千克,畝產值3266元,除去種子、化肥等成本,畝增收2000元以上,示范效益明顯。
“科研單位和推廣部門提供品種及種植模式和技術,加工企業保底收購,貧困戶積極自愿參與,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省農科院經作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提高群眾種植積極性,當地農業局還制定了相應的補助獎勵措施。
相關新聞
新聞關鍵字: 馬鈴薯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