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汪清:木耳成為致富“黑牡丹”
蔬菜網 時間:2018/6/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閱讀數:449 網友評論:1
近日,在吉林省汪清縣天橋嶺鎮天橋嶺村木耳基地上擺放的木耳菌袋,整整齊齊排列著,據了解,這里擺放了將近200多萬袋黑木耳,場面十分壯觀。
汪清縣天橋嶺鎮是典型的山區小鎮,由于人多地少,農民僅靠耕地難以脫貧致富。上世紀八十年代,汪清縣天橋嶺鎮青溝子村100戶村民開始栽植木椴木耳,雖然產量不是很高,但在當時不菲的收入還是讓農民嘗到了甜頭,也帶動了附近村屯農戶開始種植黑木耳,因此拓寬了農戶們的增收渠道讓大一齊發家致富。
2012年,汪清縣天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在天橋嶺鎮成立,并建設了天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公司為農戶提供完善的交易平臺,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無勞動能力貧困戶將土地流轉給公司,有勞動能力的進入園區參與生產經營,*終由公司進行統一銷售。”公司董事長祝鳳秋說,6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靠黑木耳賺得了實惠、改善了生活。
如今,汪清縣9.8萬農村人口中有近4萬人從事木耳相關產業。2017年,當地黑木耳栽培總量達6.5億袋,產量4.75萬噸,產值34億元,帶動9000余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千元以上。汪清縣常務副縣長盧立國介紹,汪清已初步形成集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為一體的黑木耳全產業鏈循環發展體系。
相關新聞
- 天水市麥積區:打造“木耳之鄉” 推動“三變...
- 新疆裕民縣木耳成了村民致富“金元寶”(圖)
- 新疆裕民:木耳成了村民致富“金元寶”
- 山西呂梁:農戶種植木耳摘掉“窮帽子”
- 內蒙古赤峰克:木耳成為脫貧致富的好項目
- 黑龍江伊春:種植黑木耳開創增收渠道
新聞關鍵字: 木耳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