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百勝:從“一瓜獨秀”到四季蔬果飄香
蔬菜網 時間:2018/6/29 來源:重慶農村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422 網友評論:1
又到了大口大口吃西瓜的季節。說起涪陵哪里的西瓜好,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叢林西瓜”。從“一瓜獨秀”到四季蔬果飄香……近年來,涪陵區百勝鎮桂花村從一個“西瓜”起步,不斷在土地里玩花樣,讓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桂花村位于百勝鎮叢林片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生長出來的西瓜有著獨特的品質,口感清甜化渣且瓜內形成獨特的晶體狀顆粒,因而得名。
調整產業結構
土地里玩花樣
西瓜只是夏天才有,僅靠這一項產業顯然是不夠的。如何才能將土地合理利用起來?桂花村村支兩委調整產業結構,一方面,各村小組因地制宜,結合各自實際,有針對性地發展產業,并以“1+10+100”(即1名黨員帶動10名村民,1名村民帶動10名村民)模式,發揮村干部和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廣大村民特別是貧困戶擴展思路,發展產業,尋求致富之路;另一方面,引導和協助村民成立種養殖協會或合作社,發展小微企業。
張永發是桂花村黨支部副書記,他還有一個身份——桂花園的老板。桂花園是一個集農業觀光、生態垂釣、果品采摘、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觀光園,是桂花村*規模的休閑觀光園。這個季節該園水果林的桃子、草莓、西瓜相繼成熟,一到周末,前來采摘水果、吃農家飯的客人絡繹不絕。
今年54歲的張永林是桂花村三組村民,因病致貧,他家是2014年的建卡貧困戶,是村里調整產業結構工作中,張永發要帶動幫扶的貧困戶。
“村上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你要抓住這個機會,爭取早日脫貧。”張永發來到張永林家,向他介紹村里的發展方向,并結合他家的情況,建議他將在外打工的親戚家的土地流轉過來,種植桃子樹和李子樹,發展綠色產業過上幸福生活。
張永林和家人采納了張永發的建議,流轉土地10畝,種上了桃子樹和李子樹,并在此基礎上,搞起了養殖,年出欄100頭肥豬。2016年,張永林家成功脫貧。
“多虧了張書記,他三天兩頭就往我家跑,來了解果樹的種植情況,手把手教我種養殖技術。”張永林興奮地說,今年他家的桃子和李子試掛果,這段時間天天都有客人前來他家采摘桃子和李子,水果銷售收入25000元沒問題。
像張永林這樣,在村黨員、干部的幫扶下,通過努力,全村25戶貧困戶,已有22戶脫貧,另外3戶計劃在2020年全部脫貧。
現在的桂花村,村民們除了種植西瓜,還結合自身實際,搞起了多規模種養殖。村上先后成立了涪陵區叢林西瓜技術協會、涪陵區叢林蔬菜瓜果合作社、涪陵區水洞口養魚合作社、涪陵區山源食用菌合作社和新墾農業股份合作社等,小微企業已有60家,主要出產叢林西瓜、蜜本南瓜等無公害綠色產品。目前,全村年種植叢林西瓜1000余畝、蜜本南瓜2000畝、脆桃8000余株、脆李30000株、中藥材白芨50余畝,早熟青菜頭種植實現全覆蓋,使村民的土地得到了*限度的利用。
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在做好農業產業發展的同時,村里還加大了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建設美麗鄉村。村上與農戶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書”,讓村民知曉愛護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制定了垃圾分類培訓計劃,分階段、分批次對村民進行集中培訓;成立了村級“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細化了責任,村委會還聘請了垃圾清運工,負責清運車輛及保潔工具的管理;村委會還與6個村民小組長簽訂了保潔協議,確定村民小組長為轄區保潔員,制定了保潔員職責。全村現配備垃圾箱體6個、發放分類垃圾桶70個,通過一段時間的整治,全村村民都養成了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對于村里今后的發展,桂花村黨支部書記張洪偉介紹,桂花村將在原有基礎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地制定好村規劃,將桂花村一、三、四組定為產業園,分別規劃水產養殖園、四季水果園、賞花觀光帶、民宿餐飲區和電商產業區;在桂花村二組,致力發展白芨、百合、黃精、金銀花等中藥材,林下養殖土雞,原生態土蜂蜜等特色產業;桂花五組,側重打造食用菌種植、脆李園、避暑莊園;桂花村六組,以現有的100畝楠竹園著手,發展竹筍業,竹筒酒、竹編工藝等,讓每個村民小組都有各自的特色產業,讓桂花村越來越美麗,村民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相關新聞
- 遼寧誠禾農業“鴻遍天下” 甜王西瓜,好吃又...
- 中伏合肥菜價上漲明顯 西瓜、葡萄占水果市場...
- 荊州:西瓜結出“致富果”
- 首屆新疆昌吉西瓜節開幕(圖)
- 江蘇:綠野仙蹤西瓜文化節開幕(圖)
- 貴州:西瓜田里“種”出致富路(圖)
新聞關鍵字: 西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