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蔬菜大棚 鼓了村民腰包
蔬菜網 時間:2018/9/10 來源:海南日報 閱讀數:404
近日,在萬寧市南橋鎮橋北村田尾葉菜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一片綠油油的葉菜顯得生機勃勃。駐村*書記陳建宏與合作社工人一道忙碌著,一邊查看葉菜長勢,一邊交流著*近的菜價,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陳書記來村里之后,我們村的葉菜產業越做越強。”建檔立卡貧困戶陳昌寧是田尾葉菜合作社幫扶的貧困戶之一,目前在合作社參與運菜領薪資。他說:“合作社每天能收獲200斤葉菜,日營業額能達到1000元,我在合作社每個月能領1300多元工資,這都離不開陳書記的功勞。”
橋北村是一個黎族聚居村,由于地處偏遠,村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觀念陳舊落后,滿足于傳統的種養模式,村子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
“2016年,橋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4戶493人。”2016年9月,由海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派遣,陳建宏到橋北村任駐村*書記,他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村內不僅貧困人口多,村內也缺產業,缺致富門道。”
到村后,陳建宏做的*件事就是家訪。“到每一戶村民家去,聽他們的心聲。”陳建宏說,為村民脫貧致富出謀劃策,首先要了解他們的訴求。
陳建宏從村民處了解到,村幼兒園因師資不足、資金不繼等原因瀕臨關閉,為此他多次向南橋鎮、萬寧市教育局等部門爭取,讓橋北村幼兒園得到教育幫扶,12個貧困孩子得以留在村幼兒園繼續就讀。這讓陳建宏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
為了更好支撐村莊發展,陳建宏還著手從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人員、致富帶頭人中積極培養發展有干勁、有擔當的有志青年加入黨組織,著力改善橋北村黨支部黨員老齡化、文化水平低、戰斗力不強的現狀,并制作“兩委”干部職責公開欄,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激發全體黨員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
2017年6月,在陳建宏的動員與建議下,復員回鄉的村黨支部委員陳超越與本村部分黨員一起謀劃,將村里撂荒的數十畝土地整合起來,成立田尾葉菜合作社,蓋起了大棚發展葉菜產業,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71人。
“加入合作社,除了工資,每人每年還能領到1400元分紅,家庭收入越來越多,生活也越來越幸福。”陳昌寧說,現在他一家4口住進了政府幫助建設的新房,兩個孩子上學也得到教育補貼,“這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也離不開陳書記的付出和幫助。”
駐村一年多時間里,陳建宏通過團結村“兩委”干部,理思路、定計劃、抓黨建、引項目、促發展,幫助橋北村發展起葉菜產業,明顯改善了橋北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更帶動橋北村124戶493名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2017年,橋北村經萬寧市政府驗收公示,成功摘下“貧困村”帽子,并順利通過省際第三方考核以及國務院扶貧工作年終考核。“這一年多里,橋北村基礎設施逐漸完善,貧困群眾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都得到了保障。*重要的是產業發展起來了,生活水平節節高,大家都很感謝陳書記。”村干部王有光說。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