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靖遠西瓜有了“身份證”
蔬菜網 時間:2018/9/17 來源:甘肅日報 閱讀數:422 網友評論:2
雖然已經進入了秋天,靖遠縣高灣鎮文崖村的瓜市還是紅紅火火,載滿西瓜的車輛穿梭往來。
“咱們的旱砂瓜口感、瓤紅等都能達到外運標準,我收的瓜主要發往廣東、云南、湖南、重慶等地,而且反響特別好。”經銷商賈成論說。
賈成論是高灣本地人,每年他都要從文崖村運出200多車的旱砂西瓜,總量達1200多噸。他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按每斤西瓜的平均收購價算,他經手的收購額已經達到500萬元。
像賈成論這樣的經銷商在高灣鎮文崖村有好幾位,與他們攀談后記者了解到,與往年不同,這兩年他們不僅在靖遠收購散裝西瓜,還開始接受各個合作社生產的貼有農產品追溯碼的“條碼瓜”,雖然是同一個地方出產但在市場上“條碼瓜”的價格明顯比散裝西瓜高了不少。
“從手機上一掃這個二維碼,就能體現咱們這個瓜的所有生產流程及產地。”俊雯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維元拿出手機給記者做示范,“這里還有我們合作社規模和主要產品,*重要能讓消費者清楚了解到每一個瓜的產地、采摘日期等信息,消費者通過二維碼標識辨別真偽。”
靖遠縣是農業大縣,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2015年,當地就按照“生產可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的要求,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在蔬菜、枸杞、大棗、羊羔肉等農產品生產領域,率先將農業規模經營主體納入平臺管理。截至目前,共建立縣級追溯平臺1套、鄉鎮追溯平臺18套、生產基地追溯點36個。
記者在縣農牧局農產品質檢站了解到,為了打造好這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當地對每年發放農產品追溯標志的全縣各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各個企業和合作社,嚴格要求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技術和操作規程進行標準化生產、檢測,實行農產品包裝和產地標識管理。同時安排專職人員負責產品檢測、生產檔案記錄數據錄入、張貼標簽等相關工作,并制定了可追溯的管理制度和相關生產管理制度。
相關新聞
- 平度明村西瓜圓了鄉村振興夢
- 甘肅民勤讓西瓜物以“硒” 為貴 夏日“新寵”...
- 貴州紫云:西瓜大棚農事忙 致富增收新希望(圖)
- 新疆和靜縣晚熟西瓜成致富“新寵”(圖)
- 新疆:棉花地里種西瓜 村民心里樂開花
- 甘肅:西瓜有了“證” 身價也倍增
新聞關鍵字: 西瓜
-
- 好
(2)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