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土豆規模種植帶動百戶農民致富
蔬菜網 時間:2018/10/20 來源:創業家 閱讀數:377 網友評論:1
王蒙和王科都是大學生,2013年,王蒙畢業后在城市里工作了半年后回到農村創業,而弟弟王科2015年大學畢業后也直接回到農村,由于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以及電商的普及,給姐弟倆的農村創業帶來了新機遇。
經過一番考察,王蒙決定種土豆。王蒙說:“我們這里春季種土豆,夏季種花生,到天冷了,我們就種菠菜。”王蒙笑著說,她已經實現土地流轉500多畝,大部分按照這種方式種植。
姐弟倆剛起手做種植時,沒幾天時間就把所有土豆種完了,王蒙說:“我們采用了先進的土豆播種機,機器走一趟下來,種子、化肥、打草的藥、滴灌帶還有地膜就都鋪好了,我一個人只用了3天就種了50畝地。”村民們一看他們的方法不錯,就來借機器,姐弟倆大大方方地把機器拉出去給別人使用。
除了現有的農業技術,王蒙、王科姐弟倆還不斷外出學習新的技術。不久前他們又跑到外地訂購了一臺土豆收獲機,機器從地里一過,就能把地下的土豆都翻出來,只需要人把它們撿起來裝袋,能省不少人力。
王蒙提到,由于他們村所在的位置缺水,他們種植土豆采用滴灌技術。滴灌帶貫穿每一壟土豆,“比漫灌節約70%-80%的水。要是以前,都得澆七八次水,我們的土豆到現在快收獲了,才澆了3次水
按傳統方法種植的話,對于我們這兒的情況,澆這50畝土豆水費得好幾千元,但是我們只用了一千塊錢的水費。”先進的種植方法,使他們節省了不少成本。
王蒙姐弟倆不僅給鄉親們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還將農產品放到網上,借助“互聯網+農業”的模式,將農產品銷到了全國各地。
現在互聯網和農業的關系特別緊密,我們也必須跟上步伐。周邊種植糧食和蔬菜的農業大戶,也經常讓他倆把農產品掛到網上賣。”父親王樹良自豪地說。
王科說:“附近村里有一家去年包了四五百畝地,其中200畝種了蘿卜,后來蘿卜滯銷,找到俺姐。俺姐在網上發了信息,全幫他們賣出去了。”“有時候湯陰的農民還專門找到我們,請我們幫忙。”王蒙說,這么做,既幫了人家的忙,也搞好了關系,將來可以搞規模種植。
從王蒙2013年成立浚縣成順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來,實現土地流轉500多畝,托管土地1200多畝,帶動了100多戶農民致富。
接下來王蒙準備把提高土豆產量作為主要目標,現在畝產6000斤左右,國外有些地方能達到畝產12000多斤。王蒙認為要想辦法改善水利條件,爭取將畝產量提高到8000至10000斤。
王蒙和王科都是大學生,2013年,王蒙畢業后在城市里工作了半年后回到農村創業,而弟弟王科2015年大學畢業后也直接回到農村,由于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以及電商的普及,給姐弟倆的農村創業帶來了新機遇。
經過一番考察,王蒙決定種土豆。王蒙說:“我們這里春季種土豆,夏季種花生,到天冷了,我們就種菠菜。”王蒙笑著說,她已經實現土地流轉500多畝,大部分按照這種方式種植。
姐弟倆剛起手做種植時,沒幾天時間就把所有土豆種完了,王蒙說:“我們采用了先進的土豆播種機,機器走一趟下來,種子、化肥、打草的藥、滴灌帶還有地膜就都鋪好了,我一個人只用了3天就種了50畝地。”村民們一看他們的方法不錯,就來借機器,姐弟倆大大方方地把機器拉出去給別人使用。
除了現有的農業技術,王蒙、王科姐弟倆還不斷外出學習新的技術。不久前他們又跑到外地訂購了一臺土豆收獲機,機器從地里一過,就能把地下的土豆都翻出來,只需要人把它們撿起來裝袋,能省不少人力。
王蒙提到,由于他們村所在的位置缺水,他們種植土豆采用滴灌技術。滴灌帶貫穿每一壟土豆,“比漫灌節約70%-80%的水。要是以前,都得澆七八次水,我們的土豆到現在快收獲了,才澆了3次水
按傳統方法種植的話,對于我們這兒的情況,澆這50畝土豆水費得好幾千元,但是我們只用了一千塊錢的水費。”先進的種植方法,使他們節省了不少成本。
王蒙姐弟倆不僅給鄉親們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還將農產品放到網上,借助“互聯網+農業”的模式,將農產品銷到了全國各地。
現在互聯網和農業的關系特別緊密,我們也必須跟上步伐。周邊種植糧食和蔬菜的農業大戶,也經常讓他倆把農產品掛到網上賣。”父親王樹良自豪地說。
王科說:“附近村里有一家去年包了四五百畝地,其中200畝種了蘿卜,后來蘿卜滯銷,找到俺姐。俺姐在網上發了信息,全幫他們賣出去了。”“有時候湯陰的農民還專門找到我們,請我們幫忙。”王蒙說,這么做,既幫了人家的忙,也搞好了關系,將來可以搞規模種植。
從王蒙2013年成立浚縣成順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來,實現土地流轉500多畝,托管土地1200多畝,帶動了100多戶農民致富。
接下來王蒙準備把提高土豆產量作為主要目標,現在畝產6000斤左右,國外有些地方能達到畝產12000多斤。王蒙認為要想辦法改善水利條件,爭取將畝產量提高到8000至10000斤。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