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百匯源:農業轉型升級“山溝溝”變“菜園子”
蔬菜網 時間:2018/11/12 來源:銅仁日報 閱讀數:548 網友評論:2
近年來,萬山區按照“農業惠民”發展思路,堅持以高效生態、特色精品為主攻方向,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不斷推動農業產業綠色化高質量發展。
在萬山區黃道鄉貴州百匯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里,綠油油的黃瓜掛滿了枝頭,一茬茬新瓜也在茁壯生長著,工人師傅們正忙里忙外地采收成熟的黃瓜。
貴州百匯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大棚蔬菜及油茶種植為主,集農產品生產、銷售、初加工、養殖、農家樂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新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由于公司發展的時間不長,受種植技術的制約,導致產業前期效益并不理想。得益于九豐農業的技術支持,很快打破發展“瓶頸”,實現了大棚蔬菜產量的“翻倍式”提升。
“我們以前一畝地產7千多斤瓜果蔬菜,經過九豐農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現在每畝產值達到了2萬斤,現在我們的產值增高了,年收入也增加了。”貴州百匯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元桃告訴筆者。
近年來,萬山區依托九豐農業的大棚蔬菜繁種技術、種植模式、管理理念等優勢,結合各鄉鎮實際,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基礎,在全區推廣“九豐農業+”大棚蔬菜技術培訓和產業發展模式,高新聘請九豐農業技術骨干到各鄉鎮擔任科技副鄉長,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并將產業發展和貧困利益進行有效聯接,大大提高了群眾發展大棚蔬菜的積極性,提升了產業效益。
“到大棚給它們做技術指導,從幼苗栽種到管理采摘,手把手的把種菜的技術全部教給他們,通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大棚蔬菜產量增加了不少,效益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萬山區黃道鄉科技副鄉長李云渠介紹。
“有技術員親自到大棚指導我們種蔬菜,我們種菜的技術提高了,就能種出好菜。”說起種菜,萬山區黃道鄉丹陽村村民肖運香也有了底氣。
這兩天,魚塘鄉的大棚蔬菜也開始采收。大棚里,農戶們正忙著采收打包,確保當天就能把新鮮的蔬菜送到周邊各地。
為了保證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魚塘鄉聘請的科技副鄉長馮其儉天天圍著大棚轉,對務工的村民進行技術指導。
“指導我們怎么管理幼苗,怎樣菌發菌肥,從各方面都指導我們,在技術方面我們基本上學會了。”萬山區魚塘鄉村民向其林也成了種菜能手。
以前種水稻,辛苦不說,一年還掙不上多少錢。如今有了九豐公司從育苗、移栽、管護、采摘等各個生產環節提供的技術指導及培訓,農戶自己掌握了技術,改種上了瓜果蔬菜,土地的價值和效益翻了好幾倍。
“經過我們技術指導,農戶對西紅柿、茄子,還有好多蔬菜的種植技術基本上都掌握了,他們干起來也有勁了,我們西紅柿每畝地產量是2萬斤,還有茄子也是2萬多斤,效益很好”萬山區魚塘鄉科技副鄉長馮其儉說。
萬山區通過采取政府、企業、群眾“三方”聯動的方式,著力打造大棚蔬菜生產共同體,建立產前技術引進、培訓,產中技術指導、服務,產后推廣的一條龍服務體系,更有效地推廣繁種技術、種植模式和管理理念,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以九豐農業大棚設施蔬菜種植技術為支撐平臺,在每個鄉鎮(街道)、每一個貧困村至少建一個標準化蔬菜大棚基地,培育一個蔬菜品牌,并以村為單位,統一實行流轉土地、技術指導、經營管理和市場銷售,為貧困戶建立穩定脫貧保障。
目前,萬山區已在全區10個鄉鎮(街道)建成標準化大棚蔬菜基地57個,覆蓋37個村,建設規模達到1.2萬畝,并計劃通過2至3年的努力,在全區建成5萬畝標準化大棚蔬菜基地,全力打造“武陵菜都”,讓“菜園子”真正變成全區農民快速奔向小康的“金路子”。
相關新聞
- 歐盟將繼續向學童發放牛奶、水果及蔬菜
- 白銀市靖遠蔬菜產業托起農民致富半邊天(圖)
- 張家口幾十萬噸蔬菜滯銷(圖)
- 上海采取保供穩價措施 蔬菜批發量增價跌豬肉...
- 蘇小康調研國慶假期蔬菜供應和產業脫貧工作(...
- 周口市太康縣環衛工人重陽節收到蔬菜“大禮包...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2)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