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做強蔬菜產業振興鄉村經濟
蔬菜網 時間:2018/11/18 來源:蔬菜資訊網 閱讀數:468 網友評論:1
金秋時節,蔬果飄香。11月18日,中國菜鄉安徽省和縣迎來了第十一屆蔬菜博覽會暨第五屆農業嘉年華的盛大開幕。組委會預計本次展會將吸引客商和游客50萬人次,成為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重要農展品牌。蔬菜已成為和縣*具代表性的“綠色名片”,歷經30多年發展的蝶變,蔬菜正成為推動和縣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力量。
蔬菜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和縣是安徽省設施蔬菜生產*大縣,蔬菜規模化生產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該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數據顯示,2017年,該縣蔬菜種植面積達44萬畝,其中設施高效栽培面積22萬畝,年產各類安全優質蔬菜112萬噸,產值23億元,蔬菜從業人員人均種菜純收入達3萬元左右。該縣已建規模化蔬菜標準園區41個,總面積3萬多畝,其中*蔬菜標準園11個。共注冊各類蔬菜專業合作社65個,已有31個蔬菜產品通過無公害認證,93個蔬菜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和縣辣椒”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縣黃金瓜”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縣還先后被認定為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
下一步,和縣將緊扣“工業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路,打好“規模、特色、科技、產業化”四張牌,努力推動蔬菜產業轉型升級,打造蔬菜全產業鏈。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該縣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45萬畝,總產量達120萬噸,總產值達30億元,蔬菜加工量占總產量的40%以上。努力將和縣蔬菜產業打造成長三角地區*的綠色蔬菜供應基地,使蔬菜產業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重要產業。
品牌成為和縣蔬菜暢銷通行證
每天,一輛輛滿載蔬菜的貨車從和縣開出,它們的目的地是60公里外的南京。據統計,和縣蔬菜七成上了南京人的餐桌。
記者發現,和以前的辣椒、西紅柿、黃金瓜等傳統蔬菜不同,今年送菜貨車里裝的更多的是蘆筍。今年5月以來,和縣在南京眾彩農產品交易市場設置了和縣蘆筍專賣店,成了該市場的香餑餑。“根據市場變化,鼓勵引進新品種,調整種植結構。”和縣蔬菜產業發展局負責人介紹說,南京人對高品質蘆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作為南京都市圈內重要的農副產品“供貨方”,和縣積極引導蔬菜標準園種植高品質蘆筍、野菜、有機綠葉類蔬菜,同時加大與南京眾彩市場、高端賓館、大型超市等對接力度,在南京眾彩市場設立精品蔬菜區,年銷售*蔬菜600噸,產值達1200萬元。
在蔬菜制種業方面,和縣善厚鎮小青菜繁種歷史悠久,獨特氣候和環山地貌是制種的天然隔離屏障,每年全國40%的小青菜種子產自和縣。和縣積極與南京農業大學對接,選育新品種占領國際國內高端市場,以小種子創造大產業。
建綜合性農產品交易批發市場,實現和縣蔬菜賣全國。承辦今年蔬菜博覽會和農業嘉年華啟動儀式的和縣農博城占地340畝,是集酒店、會展、冷庫、蔬菜大棚、電子結算中心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農產品交易批發市場,致力實現和縣蔬菜“買全國,賣全國”目標,目前項目一期主體結構已基本完成,明年8月將正式開業。
據介紹,目前,農博城已簽約500家商戶,一期項目投入運營后,預計年銷售額將達8億元,蔬菜交易量將占和縣蔬菜交易量的三分之一。和縣農博城采用“互聯網+農貿”的總體思路,推行農貿全程信息化和全程電子商務。市場內設有電子交易大廳、電商孵化區,為每個商戶提供網絡信息服務、線上線下買賣等一體化服務。
蔬博會成為和縣的“金字招牌”
今年的蔬菜博覽會和農業嘉年華活動主會場設于和縣臺灣農民創業園及和縣農博城。為了充分體現和縣蔬菜產業在富民強縣和扶貧攻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當天的開幕式特邀和縣脫貧攻堅“四金工程”——“金菜地”扶貧工程、“金平臺”扶貧工程、“金鑰匙”扶貧工程、“金飯碗”扶貧工程的代表共同啟動。
本次活動以“夢享菜鄉·美麗田園”為主題,包含有安徽省蔬菜產業發展暨皖臺合作交流研討會、農產品綜合展、農業嘉年華暨鄉村休閑觀光旅游等多個主題。活動旨在提升打造和縣、馬鞍山市乃至安徽省鄉村特色旅游品牌,創建4A級景區,擴大和縣蔬菜放心吃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和縣蔬菜產業。通過政府搭臺、經濟唱戲,進一步集聚人氣、打響品牌。
自2004年以來,和縣已連續舉辦了十屆蔬菜博覽會,特別是自2014年開始,將蔬博會與蔬菜嘉年華活動融為一體、聯合舉辦,辦會效果顯著提升,第九屆蔬博會暨第二屆農業嘉年華榮獲“2015年度中國十佳品牌展會”稱號。農旅融合打造展會新模式成為今年和縣蔬菜博覽會的鮮明特色。來自和縣本地及馬鞍山、合肥、南京等周邊城市的眾多游客蜂擁而至,近百家農業企業扎堆會展尋找商機,四里八鄉的菜農慕名而來開闊眼界。
在和縣,種蔬菜、吃蔬菜、愛蔬菜成為一種生產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和縣特有的文化內涵,融入了和縣人的血脈。為進一步加快農旅融合,促進一、三產業協調發展,打造現代都市休閑農業,和縣通過會展與節慶,把傳統蔬菜產業與旅游產業有機融合,以現代生態蔬菜產業為載體,突出蔬博會產業專業性及嘉年華、鄉村旅游的休閑性,展現和縣特有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產業特點,推動現代都市休閑農業發展。
走過了14個年頭,和縣蔬菜博覽會從小到大、蓬勃發展,已經成為和縣的一張華麗名片。“近年來,我們搶抓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機遇,做足蔬菜特色產業大文章,推動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產銷體系更加完善、產品質量持續提升,接連榮獲了‘中國蔬菜之鄉’等多個‘國字號’招牌,‘南和縣,北壽光’的品牌定位成為共識,‘和縣蔬菜放心吃’的品牌價值深入人心。”和縣縣委書記戴瑞在第十一屆蔬菜博覽會暨第五屆農業嘉年華啟動儀式上不無自豪地說。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