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川巖村:南瓜豐收 “以短養長”產業發展模式見成效
蔬菜網 時間:2018/11/29 來源:印江縣人民政府網 閱讀數:493 網友評論:3
今年,貴州峨嶺街道川巖村通過能人帶動,在川巖村發展紅香柚水果種植,建立川巖村脫貧攻堅精品水果示范基地,按照“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發展模式,已初見成效。
走進川巖村,金燦燦的老南瓜在村口堆成了小山,數十個村民們正忙著將地上的南瓜裝袋,并把壞的南瓜清理掉,晚上江蘇的客商將前來拉運14噸南瓜。
川巖村主任介紹,在紅香柚基地套種南瓜,屬于以短養長項目,今年南瓜的產量在100噸左右,已售出60多噸,賣的價格在7至8毛錢一斤,估計毛收入在十三、四萬元左右。
川巖村主任也是川巖村農旅開發中心的老板之一。今年,他和合伙人*性支付10年租金60萬元,流轉土地300畝發展紅香柚產業,并套種南瓜等短平快產業。
“紅香柚屬于長期產業,有15000顆左右,采用有機肥栽種,預計3年之后掛果,5年之后高產,口感清甜可口,年產量可達60萬斤左右。”川巖村主任告訴記者。
如今,基地的果蔬產業從栽種到管理,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大勞動力,每個月支付的人工工資都在2萬以上,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很是高興。
村民們把土地流轉給基地,不但有土地流轉租金收入和長期務工收入,還得到了國家退耕還林補貼,而且在柚子還未成型的時候,可以在里面套種蔬菜增收。
同時,該基地采取“集體經濟組織+公司+貧困戶”的方式,申報市級脫貧基金130萬余元,大戶入股70余萬元,覆蓋貧困人口93戶315人。短平快產業,公司與村集體6、4分成;紅香柚長期產業,未見成效前,村集體按照脫貧基金的5%固定分紅,見成效后按照脫貧基金的8%固定分紅;集體經濟收益再按“721”利益鏈接方式進行分紅。通過多種途徑,能實現人均增收2580元。
相關新聞
新聞關鍵字: 南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