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產業成為德化人民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蔬菜網 時間:2019/1/24 來源:黎平侗鄉外宣網 閱讀數:381 網友評論:3
“合作聯社負責申報項目、籌集資金、保障利益分配,公司負責回收和銷售香菇,農戶則負責種植和管理香菇,通過公司+合作聯社+村級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自主種植香菇,無勞動能力的保障分紅,既實現了合作社的經濟效益又保障了貧困戶的核心利益”貴州黎平縣盛達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陳通書說。2019年德化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產業“八要素”的核心,抓住產業發展的關鍵,整合資源,優化產業結構,以公司+合作聯社+村級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香菇產業。
德化鄉位于黎平縣境內西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23公里,是全縣*邊遠的鄉鎮和州級極貧鄉鎮,同時也是全縣貧困發生率*的鄉鎮,到2018年底全鄉貧困發生率仍高達24.93%,脫貧成本高,難度大。2019年德化鄉黨委政府在充分調研和分析香菇種植的自然條件上,結合香菇市場銷售前景,立足于自身的資源優勢,有效規避自身的不足,積極招商引資,以“借”資金的方式建成日產4萬棒的食用菌制棒及加工廠一座,從源頭上解決了種植香菇購棒難、成本高的問題;“以借”技術的方式充分調動技術入股,明確入股薪酬和股份分紅,從技術上突破難產菇、難保鮮的瓶頸;以“借”人才的方式廣泛動員和吸納農村致富能手,參與香菇產業的管理、銷售,保證了“公司+合作聯社+村級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保障貧困戶核心利益,做大做強香菇產業,從產業發展上摘掉德化鄉老弱邊少的窮帽子。
2019年德化鄉計劃發展香菇產業100萬棒,目前已完成產棒25萬棒,按照每戶種植2000棒計算,可使500戶貧困戶年戶均增收4000余元;產棒100萬棒需要木材1850噸,按照每噸500元的收購價計算,可以帶動貧困農戶資源增收90余萬元;制棒加工廠在制棒、采菇、加工方面提供就業崗位300個,可以帶動貧困農戶300余人就業增收,實現年均收20000余元;德化鄉香菇產業從原料、制棒、產菇、加工到銷售一體化生態可循環產業鏈正在逐步成,漸漸成為德化人民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相關新聞
新聞關鍵字: 香菇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