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成為桐村鎮農戶致富“金鑰匙”
蔬菜網 時間:2019/3/26 來源:省農業農村廳 閱讀數:411 網友評論:1
近日,在開化縣竹韻家庭農場,農場主詹小平正忙著林下竹蓀菌野生栽培。
“別看種植這些菌種很簡單,施肥、攪拌、澆水……這些前期步驟可是一步不能少。”詹小平說,2個月后,竹蓀長出來,經濟效益可高了。“詹小平就是就是桐村鎮華山村的一個創業先鋒, 2018年他在桐村鎮政府的引導下在竹林里試種竹蓀并長出了成品,當年的5畝種植就獲得了豐收。今年,他計劃種10畝竹蓀。
據了解,林業收入是華山村農戶主要的經濟來源。該村現有竹林9700余畝,由于山場土地肥、空氣新鮮濕潤,沒有污染,非常適合種植業發展,這為桐村鎮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創造十分有利的前提條件。于是,桐村鎮調整種植結構,將竹蓀種植產業作為新的扶貧項目,大力扶持。在鎮村的安排和指導下,村民開始種植竹蓀,投資成本少、回收成本快、銷路有保障、經濟效益好的竹蓀在當地發展起來。
華山村村支委陳先來介紹,之前華山村很多竹林荒廢,沒有得到更好地發展,更沒有給農民帶來可觀收益。如何引導竹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村民致富?去年,鎮里多次去淳安、安吉等地考察,發現竹蓀種植非常適合竹林種植,不但能使‘閑置’土地充分利用,更是發展林下經濟的好途徑。今年,村兩委承包10余畝竹林用于試種竹蓀,鎮黨委政府不僅專門邀請了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專家提供技術指導,還出臺了竹蓀種植扶持政策,這給了村民們更大的信心。
“華山村竹蓀種植基地項目,是桐村鎮黨建統領基層治理與壯大基層組織實體經濟相結合的創新探索。”桐村鎮副鎮長姜悅表示,桐村鎮以項目為載體,通過竹蓀種植項目發揮出了華山的獨特資源優勢,實現自我“造血”達到消薄目的。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