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龍華:一農戶種食用菌脫貧(圖)
蔬菜網 時間:2019/3/29 來源:海口日報 閱讀數:562 網友評論:2
食用菌

3月27日下午,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永東村委會揚太村脫貧戶吳鎮尊的家里,朵朵茶樹菇緊緊簇擁,白白圓圓的菌蓋如同一把把小傘撐開。“屋內種茶樹菇、靈芝,屋外種竹蓀,這樣的日子感覺很踏實。”說起現在的生活,吳鎮尊臉上滿是笑意。
*幫扶 自力更生信心足
據了解,吳鎮尊患有嚴重的風濕病,不能從事重活,小兒子有精神疾病,妻子早年離家,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落在吳鎮尊身上。“前幾年只能靠四處打散工掙錢,日子過得很苦,但是自從政府對我們家進行醫療、產業和住房幫扶后,我們的生活漸漸改善,摘下貧困戶的帽子。”吳鎮尊說。
當天下午,記者在吳鎮尊家中看到,房子寬敞明亮,家具被收拾得干凈整潔。“原先的房子不到60平方米,十分老舊,還存在安全隱患,可苦了孩子們。”吳鎮尊嘆了口氣,幸得政府幫助其進行住房改善,沒有了后顧之憂,一家人自力更生的動力更足了。
去年,吳鎮尊靠養牛、養雞、養蜂,獲得收入4萬元。為了鞏固幫扶成果,今年政府又為他送來鹿角靈芝、竹蓀、茶樹菇的菌種,讓他在門前戶外和房屋里就能發展產業。
因地制宜 種食用菌拓致富路
在屋子一角,10幾盆茶樹菇緊緊簇擁,45株鹿角靈芝已經長出十多厘米長的菌柄,紅褐色的表皮油光發亮。 “鹿角靈芝功效比普通靈芝強,市場價20元一支,再過幾天我這批靈芝就能出售了。”想到能靠自己的勞動和技術掙錢,吳鎮尊滿懷期待。
吳鎮尊告訴記者,這些菌種都是幫扶干部送來的,農業專家還經常到他家傳授種植經驗。“種植食用菌看似簡單,其實這里的門道有很多呢,既要避免強光,又要定時澆水。”吳鎮尊一邊為鹿角靈芝澆水一邊說,“好在經過這段時間種植實踐,對種植食用菌越來越有信心了。”
安頓好屋內的“寶貝”們,吳鎮尊又帶記者來到屋外的檳榔林,掀開厚厚的檳榔葉,雪白的竹蓀菌絲已經爬滿落葉,按照這樣的長勢,5月份竹蓀就能長成出售。“這是政府幫我找到的致富好路子,我要好好學習養殖技術,不辜負政府的期望。”
看著吳鎮尊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幫扶干部李拔豪感到欣慰。他說,龍橋鎮地處羊山地區,石頭多、土少、林子多,不少林下土地都閑置著,十分適宜發展林下經濟。“引導扶貧戶種植食用、藥用菌種讓他們在家里就能發展產業,接下來我們還會動員更多村民發展林下經濟,豐富養殖品種,形成種植規模。”李拔豪表示,永東村下步將鼓勵扶貧戶和村民種植斑蘭、水果玉米、百香果等作物,通過立體種植,達到一季多收、高產高效,帶動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相關新聞
- 昭通魯甸縣建食用菌基地助貧困戶增收(圖)
- 貴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圖)
- 新鄉:小小食用菌撬動特色大產業
- 貴州:食用菌鋪就致富新路子(圖)
- 西藏:種植食用菌助力脫貧(圖)
- 貴州省食用菌專班到鎮寧調研(圖)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