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蔬菜基地成“綠色銀行”
蔬菜網 時間:2019/7/16 來源:新疆日報 閱讀數:451 網友評論:1
“以前,我們村一直種小麥和玉米,一年下來,每畝地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去年,‘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干部引導我們種蔬菜,一畝地的收入有三四千元。”在阿克陶縣巴仁鄉且克村金石榴農林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基地里,村民圖尼薩汗·居麥一邊摘茄子,一邊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如今村里的蔬菜基地就是我們老百姓的‘綠色銀行’。”
進入6月以來,阿克陶縣巴仁鄉且克村1800畝蔬菜基地里的蔬菜進入采收期。
在蔬菜基地看到,紅紅的西紅柿、綠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掛滿枝頭,村民們正在采摘蔬菜。“今年大豐收,肯定能掙更多的錢。”圖尼薩汗信心滿滿。
村民們增收的信心源于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生態環保局駐且克村“訪惠聚”工作隊的引導和鼓勵。
駐村工作隊隊長、*書記李海忠介紹,且克村是深度貧困村。2018年以前,村里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和玉米,每年種兩季,賺不到多少錢。
考慮到阿克陶縣蔬菜種植基地較少,李海忠和工作隊隊員一起帶領村民種植蔬菜。
李海忠說,去年我們試種了800畝白菜、胡蘿卜、土豆等,與當地企業、單位簽訂了訂單,沒想到*年總收入就達到280萬元,每畝地收入低的在三四千元,高的達到了七八千元。
去年,村民麥海提·艾麥提種了2.5畝土豆,為他帶來了9000多元的收入。
蔬菜基地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讓農民節省了生活開支。
麥海提告訴記者,以前村民吃菜都要去巴扎上買,現在有了蔬菜基地,每天銷售剩余的蔬菜工作隊會分給村民,從4月份開始就有新鮮蔬菜吃,一直到10月份,每年至少能為他家節省700多元的開銷。
今年,村里采取“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村民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種植蔬菜。合作社按照每畝地500元的價格承包村民土地,農忙時請村民務工,到了年底按照村民勞動情況進行分紅。
今年,全村共有385戶村民加入合作社,其中274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如今,全村還剩下27戶貧困戶未脫貧。我們計劃依托蔬菜種植,在鞏固原有脫貧成果的基礎上,確保全村村民在今年實現集體脫貧。”李海忠說。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