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脫毒紫薯苗
-
- 產品分類:大田 > 基地 > 薯類
- 產品產地:北京 市轄區 大興區
- 所屬品牌:未填
- 更新時間:2014-04-26 07:45
- 信息有效期:2017/4/25
- 供貨量:2000000000千克
- 銷售價格:面議
- 瀏覽次數:626次
該公司共有2條同類“薯類”產品
- 產品介紹
- 聯系方式
紅薯(學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紅苕、線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塊根,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皮色發白或發紅,肉大多為黃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還可以制糖和釀酒、制酒精。
形態特征
紅薯,又稱甘紅薯、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紅苕、線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紅苕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區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河南人稱其為紅薯,上海人和天津人稱山芋,山東人和東北人稱為地瓜,江蘇南部稱為山芋(其他地區稱紅薯)而徐州地區稱為白芋,陜西、湖北、四川和貴州稱其為紅苕,北京人稱其為白薯,江西人稱其為番薯,福建人稱其為紅薯或番薯,河北人稱山藥或者紅山藥。同一地區不同區域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盡相同,比如山東大部分地區雖稱其為地瓜,但魯南棗莊、濟寧附近的當地人又習慣把它叫作“芋頭”,而真正的芋頭則被叫作“毛芋頭”。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葉互生,寬卵形,3-5掌裂。聚傘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鉆形,萼片長圓形,不等長,花冠鐘狀,漏斗形,白色至紫紅色。蒴果卵形或扁圓形,種子1-4。塊根為淀粉原料,可食用、釀酒或作飼料。全國廣為栽培。
栽種歷史
野生種起源于美洲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抗病蟲害強,栽培容易。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薯獻給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將甘薯傳至菲律賓。在明朝萬歷十年(1582年),從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呂宋(今菲律賓)引進中國,由東莞市虎門北柵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引入廣東。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又從呂宋攜帶回中國,試種后,“甫及四月,啟土開掘,子母鉤連,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撫金學曾大力推廣,并撰《海外新傳七則》。《農政全書》詳細記述了番薯的種植方式,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南人用當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中醫學認為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廣泛栽種。
- 免費企業用戶
北京金農豐源種子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土豆種子大蒜種子紅薯種子
公司所在地:北京 市轄區
商機發布數:15條
聯系人:劉丹
(銷售)
郵箱:1719891058@qq.com
電話:010-63257507
手機:15811344285
詳細地址:北京大興區西紅門鎮2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