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零星栽培蒜黃,八十年代后期小規模發展,逐漸成為城子村及周邊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當時利用利用河灘面積400畝,生產面積2000畝,年產蒜黃10000萬噸的規模,多次參加在北京、上海舉辦的全國農副產品展銷會,深受消費者青睞,產品銷往北京、天津、合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場。進入二十一世紀,淄河鎮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建立產地批發市場,制定無公害生產操作規程,嚴把產品質量關,城子村蒜黃有了較大發展,尤其在規模和質量上。2001年11月,淄川區淄河利豐蒜黃產銷有限公司為“淄河”牌蒜黃申報了無公害農產品,經省農業廳有關部門對該地土壤、水質、空氣抽樣檢測,完全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環境標準,2002年1月由國家農業部農業環境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頒發了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從此“淄河”牌蒜黃被允許免檢進京,2004年8月“淄河”牌蒜黃又通過了“市政府放心菜”工程基地質量認證,被確認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到2004年底,城子村蒜黃占地面積1200畝,播種面積達到6000畝,其中反季節栽培占到總量的20%。近幾年,蒜黃面積迅速發展到周邊村鎮,2006年8月,淄川區蒜黃協會成立,更加促進了蒜黃的快速發展。
“淄河牌”無公害蒜黃不帶蒜瓣,株高40厘米,假莖潔白,假莖直徑0.5厘米左右,乳白色,直立堅實,葉片3-4片,長10-15厘米,寬0.8-1.2厘米,金黃色,葉片直立緊挺,不倒伏,不彎曲,葉尖黃中帶白,口感脆嫩,纖維素含量少,含有能消毒的大蒜素,微辣、清香,是良好的保健型蔬菜、調味佳品。
蒜黃產區處于淄河大斷層與崮山、源泉、城子弧行斷層的交匯處,在淄河沿岸形成了眾多的涌泉群,是淄河的主要源泉之一,水源潔凈,水質優良,地熱資源豐富,聰明智慧的勞動人民就是利用這些自然優勢在河灘上建成蒜窖,使用優良蒜種,生產蒜黃。每年的十月上旬到翌年的3月底,是水培蒜黃的適宜栽培季節,一般每茬蒜黃需大于4℃的積溫200-240℃,一般需20-25天左右,整個栽培季節可以栽培5-7茬。根據蒜黃上市行情,可通過澆水次數,人為控制蒜黃上市時間,提早上市可中后期每日多澆1-2水,延遲上市可每日少澆1水。經過多年栽培,技術日益完善,現在可栽培反季節蒜黃,也就是旱作蒜黃,質優價高,效益可觀。在生產盛期日上市200噸,每日有20-30部大卡車運銷,全村人均年產蒜黃3噸,人均收入2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