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蔬菜生產推動產業升級
蔬菜網 時間:2018/1/11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525 網友評論:1
“這個好,往年一畝棚200多株西葫蘆備用苗都不夠用,今年一株也用不上,我一高興200多株苗就全白送人了。”山西省長子縣石哲鎮菜農李建華種菜多年,*的困擾就是小苗枯死。
2017年,老李成為靈豐農業有限公司承擔高產高效創建項目的示范戶,在公司負責人王明艷的指導下,用上了縣農委提供的土壤消毒劑、消毒伴侶和液體腐殖酸后,西葫蘆苗一株也沒生病。老李對此愛不釋手,照著說明書看了又看,留了點消毒劑,計劃往葉面噴灑。
2017年,長子縣依托5個區域站和50個經營主體開展了3000畝的蔬菜綠色高產高效部級示范區創建工作,通過集成使用土壤改良、綠色防控等技術,90%的項目資金用于購置綠色生產的物化補助,發放給了李建華等示范區內的菜農。
集成技術得法,補貼環節給力,綠色生產帶來的不僅是看得見的成效,而且催化了蔬菜產業的綠色升級,品牌意識開始在蔬菜大縣的小菜農心里萌動。
“制約蔬菜老基地發展的瓶頸,主要是連作障礙,存在土壤不消毒、病蟲害多、施化肥過多、漫水灌溉、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少等問題。基于此,我們在方案選擇上,集成了改良土壤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綠色防控技術等技術模式,來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挖掘綠色生產潛力。”項目專家組成員、山西省農業廳蔬菜站副站長褚潤根介紹說。
長子縣2017年蔬菜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覆蓋8個鄉鎮33個行政村,實施規模3000畝,涉及7232戶農戶,建設項目涵蓋日光溫室大棚1096畝、塑料大棚945畝、露地蔬菜959畝。
“以前打農藥多,現在用上臭氧水殺毒,用藥大幅減少,茄子的品質也好了。以前冬季蔬菜,一箱子裝滿只有42斤,現在能多出四五斤來,說明茄子長得瓷實了。”丹西合作社的閆志剛說。
“我理解啊,用土壤消毒劑就是給土地做化療,然后再用上有營養的消毒伴侶和腐殖酸,讓土地快速增加肥力。”小蚯蚓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強說。
菜農能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技術的內涵,這表明,綠色理念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種植習慣。
“給土地消毒在種植業上還是個新鮮事物,蔬菜是高效作物,向菜農傳遞這樣的新理念,才能引導產業升級。”褚潤根說。
“我們也想走綠色高產優質優價的路子,可是這么多年來,習慣了等人上門收購。”閆志剛說,“項目惠及到我們,我們走綠色發展之路的膽子就壯了。”
2017年,長子縣在設施生產中重點以“青椒+西葫蘆(茄子)”和“西葫蘆+番茄”種植為主,在露地蔬菜中重點以胡蘿卜種植為主,利用集成綠色技術模式,提高蔬菜產量、改善蔬菜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菜農經濟效益,打造了一批綠色高效典型。
“大家一抱團,就有議價的能力了,優質優價才有可能。”2017年,苗宏偉成立了長子縣蔬香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計劃為閆志剛這樣的農戶提供銷售服務。
據長子縣農委負責人介紹,2017年,露地胡蘿卜實施面積為959畝,每畝減少化肥使用20公斤,與非項目區相比產量提高246公斤/畝,農戶增收73.8元/畝(以每公斤0.6元計算);日光溫室大棚1096畝,每畝減少化肥使用量50公斤,減少農藥使用10次,以“西葫蘆+西紅柿”種植模式計算,與非項目區相比產量提高1890公斤/畝,使農戶增收3402元/畝;塑料大棚945畝,每畝減少化肥使用量35公斤,以“青椒+西葫蘆”種植模式計算,與非項目區相比產量提高502公斤/畝,農戶增收442元/畝,綠色高產高效目標達到預期。
同時,該縣2017年借助“中國青椒之鄉”區域公共品牌優勢,引導方興、大地、生貴、華豐等企業加大品牌建設力度,蔬菜產業的升級轉型蓄勢待發。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