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馬大姐的綠色蔬菜
蔬菜網 時間:2018/2/9 來源:三晉都市報 閱讀數:473
2月7日,太原市小店區永康北路社區召開了一場組織生活會,會上有轄區的黨員代表、居民代表,還邀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叫馬永秀。馬大姐開朗健談,她笑著說:“你們看我又黑又土,像不像真正的農民?”她帶著自己從五臺縣大山里種植的蔬菜,分發給在座的居民,并給大家講述了她的故事。
今年53歲的馬永秀是一名退休教師,這個年齡本該享受著優越的城市生活,含飴弄孫了,可她卻跑到大山里的貧困村去種菜。五臺縣豆村鎮井灣村是馬永秀愛人的老家,夫妻二人對這里有著很深的感情。她說:這里山清水秀,水質好、晝夜溫差大,種植出來的農產品十分優質,但是缺乏科學的指導和管理,這里的村民收入極低。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種出真正的有機蔬菜,一方面讓城里人吃上健康菜,另一方面也帶動這里的村民致富,實現產業扶貧。
2017年4月,馬永秀承包了村里43畝地,建起18個溫室大棚,經過前期整修、消毒和土質分析化驗,她又請山西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專家幫忙挑選了品質優良、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菜種、菜苗。文科出身的她從頭開始學習農業,網上查資料、請教當地農民、不斷往返于五臺和太原請教專家,用她自己的話說“就像著了魔一樣”,在高速公路上,愛人開著車,坐在一旁的她還在查閱資料,就是要做到干一行、懂一行、愛一行。
她堅持“不用一粒化肥、不用一滴農藥”,終日泡在田間地頭,親力親為;她選用的肥料是將牛羊糞和秸稈按一定比例搭配,加以發酵,漚成傳統農家肥,她說:“我就不信,沒有化肥農藥的蔬菜長不大!只要精心管理、科學種植,我的菜一定是*健康的。”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她的大棚收獲了*批有機菜,綠油油的青菜、水靈靈的蘿卜、鮮嫩嫩的豆角西葫蘆、清香撲鼻的芫荽、頂花帶刺的黃瓜……
說到當地的貧窮,馬大姐說:“咱們覺得沒用的東西,在那里都是寶貝:編織袋、舊報紙、針頭線腦,他們都有用。不光是物質上的貧困,精神文化方面也十分匱乏,村里人沒有任何娛樂活動,沒有看過一場戲,更別說互聯網的繽紛世界。山外面的精彩和他們是隔絕的。”
為了幫助當地百姓,馬永秀利用自己的人脈給他們聯系了出外打工的機會,但有些村民放心不下家里,不愿出遠門,她便讓他們在自己的大棚參與勞作。井灣村先后有200余人次在馬永秀的田間做農活,他們不用遠去外地打工就有了收入。72歲的老黨員芮全義是她*的支持者,經常蹲跪在地頭鋤草,他的認真和敬業令馬大姐十分感動。
現在她*的心愿是能為當地群眾送醫、送戲,于是她回到自己的“娘家”——小店區永康北路社區。社區利用這次生活會邀請大家出謀劃策,黨支部書記康萍說:“我們作為馬大姐的娘家后盾,全力支持她。我們打算和井灣村結成幫扶對子,發動轄區駐地單位和居民,盡我們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同時將馬大姐種植的有機蔬菜推廣開,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有著三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賈培文為馬大姐的精神所感染,他說:一位女同志,放棄舒適的生活,去做這樣一件大好事,我們大力支持,大到醫療服務、群眾文化,小到舊書報、舊衣物、塑料袋等,大家有東西出東西,有力氣出力氣。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