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蔬菜大棚里的“點碳成金”
蔬菜網 時間:2018/2/26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數:426
2月19日大年初四,年味正濃,記者來到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三座店鎮喇嘛城子村。
村里的種菜能手李榮英除夕夜是在蔬菜大棚里過的。李榮英每天進棚的*件事,就是檢測智能氣肥機是不是在正常工作。大棚中安裝著1米多高的二氧化碳氣瓶,和它相連的*氣肥機動態監測著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濃度過低或過高時,系統便自動控制電磁閥的開關。而貫穿整個大棚的輸氣管,通過均勻分布的氣孔,把氣肥施到蔬菜的葉片上。
2016年,李榮英家新建了2座分別占地2畝的日光溫室。經過一年的種菜實踐,頭腦靈活的他在第二年就嘗試用上了二氧化碳氣肥技術。
每到冬季,大棚放風少,棚里的二氧化碳就少,適當施點二氧化碳氣肥,菜就長得格外好。每天9時至11時、14時30分至15時30分, 李榮英都要給茄子施氣肥,因為這兩個時間段里,蔬菜的光合作用*旺盛,光合效率也*。
“你看我手上這個茄子,個大色澤又好,黑紫黑紫的。”李榮英說,每年春節期間正是茄子大批上市的時候,隔兩天就得摘一茬。沒用氣肥時,2畝地的大棚每茬能摘300公斤,使用氣肥后每茬能摘400多公斤。更讓他高興的是,施氣肥后,那些長得“歪瓜裂棗”的畸形果基本沒有了。2畝棚茄子,一個生長期施氣肥的成本是2000元,能增產0.8萬公斤,增收3.2萬元。
“過去我們推廣的秸稈反應堆產氣肥技術,缺點是釋放的時間和釋放的濃度不可控。使用智能氣肥機后,能定時定量釋放二氧化碳了。”赤峰市元寶山區農牧業局技術人員李虎成介紹,增施二氧化碳后,蔬菜花多、葉大、長勢旺,果實色澤鮮亮品質好,同時還能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大棚蔬菜增施二氧化碳達到規定濃度后,黃瓜的霜霉病發病率可降低26.15%,番茄的發病率可降低32%。“蔬菜得病少了,種植成本自然降了,農藥殘留也就少了,吃著更放心啦!”
大棚里的這些二氧化碳氣瓶是赤峰聯誼氣體公司研發生產的。作為一家專業回收生產二氧化碳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聯誼氣體公司利用同在元寶山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氣,經過加工、提純后充裝入罐變成氣肥,再成批運送到農民的大棚里。
目前,該公司的二氧化碳氣肥技術示范推廣面積已達到2000畝。“這項技術既對防治大氣污染有重要作用,又變廢為寶,為二氧化碳排放企業找到了一條減排新出路。”公司總經理劉力說。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