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蔬果私人訂制方興未艾
蔬菜網 時間:2018/4/19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閱讀數:552 網友評論:1
近年來,隨著全省各地采摘園區數量的增加、采摘水果和蔬菜種類的增多,該去哪里采摘?采摘的果蔬安全嗎?成了人們新的關注焦點。于是,生態蔬果私人訂制進入人們的視野。
私人訂制引領時尚
“裝兩斤油麥菜、三斤生菜、一小捆豆角、六個黃瓜、兩個西葫蘆。”配送員李師傅一邊忙著填寫發貨單,一邊吩咐技術員裝貨。李師傅告訴記者,這一箱“憨力好菜”是發給北京客戶的。
近日,記者走進白銀市白銀區強灣鄉川口村晟元農業科技示范園,看到的是一派忙碌場景。
“憨力好菜”是晟元農業科技示范園的品牌,也是時下流行的“私人訂制”蔬菜——客戶按自己的需求*性繳納一年費用,然后園區循環給客戶發貨,一周發*,*的量剛好夠吃一周。配發的蔬菜種類根據季節、營養成分搭配均勻,保證客戶吃得安全、營養。
配送員李師傅一邊忙手里的活一邊告訴記者,“憨力好菜”深受孕媽媽喜歡,主要是因為安全、放心。現在市場上賣的蔬菜基本上三五天就爛了,因為這些蔬菜成長的速度過快,生物的特性沒有長成,葉子也是幾天就長成了。而我們配送的蔬菜是水量是慢慢跟足的,所以植物纖維長得非常好,葉子菜扔在地下十天半個月沒任何問題。目前,“憨力好菜”大部分訂制菜都是發往北京、蘭州的。這個季節配送的蔬菜以油麥菜、豆角、生菜、辣椒等茄果類和葉子菜為主。
據晟元農業科技示范園總經理周芮竹介紹,該園區是白銀市招商引資過來的項目,這塊土地之前被撂荒了好多年,通過改造,2017年開始種植保健蔬菜和各類有機蔬菜。目前園區占地130畝,有私人訂制客戶638戶,配送的品種有枸杞辣椒、枸杞番茄、豆角、西葫蘆、蓮花菜等幾十種蔬菜。去年,園區實現年產值達2000萬元。
高消費下的新理念
記者聯系到了“憨力好菜”的北京老客戶劉老師,她說:“之所以選擇在甘肅訂制蔬菜,主要是圖個放心,這里的菜沒有農藥、沒有化肥、沒有激素。尤其喜歡這里的枸杞辣椒,以前全家人都不吃辣椒,無意中吃到枸杞辣椒后越吃越愛吃,而且枸杞系列蔬果有保健作用,孩子吃了枸杞辣椒后臉上的青春痘不再長了。雖然一年的訂制價格是13800元,但和北京同類蔬菜比不算高。”
“私人訂制”果蔬的特點是價格貴、品質高。據介紹,園區的蔬菜都是傳統方法種植的,沒有任何添加劑、農藥、化肥,屬于零污染菜系,每一個大棚都有監控,客戶可隨時跟蹤。零化肥主要體現在,蔬菜種植的時候,當地農民都是在農業技術人員的監督和管理下進行,使用的也是當地的農家肥,每種菜都能經得住各種化驗。
晟元農業科技示范園牛主任認為,傳統的農業生產,面臨的*問題是市場難以預測,經常會發生增產不增收的情況。傳統的訂單式農業,解決的也僅是以大眾需求為主的問題,個性化的小眾需求無法滿足。而“私人訂制”式的生產,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所以大有前途。
“只要抓住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這個需求點,發展生態農業是很有前途的,也是大趨勢。接下來我們將不斷完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鏈條,實現循環農業的閉合式發展,打造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農業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現代農業平臺。”周芮竹對未來充滿信心。
私人訂制何時大眾化
和晟元農業科技示范園的訂單蔬菜不同的是,這幾天,皋蘭縣小農人農業園的種植戶張宗程卻犯起了愁。他愁的不是沒有游客來采摘,而是自己種植的果蔬不夠游客采摘。
張宗程說,清明小長假*天,幾個大棚剛成熟的番茄就被游客“一掃而光”,另外幾個大棚的番茄看著紅了,但味道還不足,不能采摘。盡管許多游客嚷著沒成熟他們不在乎,但他自己不愿意給客人沒長成熟的果品,那樣不僅會砸自己的牌子,也可能給園區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他只能在微信上宣布休園四天。
作為國內*大學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的高才生張宗程,對私人訂制有不同的看法。他說,私人訂制屬于高端消費,和采摘經濟還有所不同,因為普通消費者只在乎眼見為實的體驗。國內生鮮配送雖然起步較晚,但對一些具有較好經濟條件、對食品安全追求較高的市民來說,還是很有市場的??杉幢闳绱?,對于更多的從業者來說,這個市場目前尚處于“看上去很美”階段。
張宗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私人訂制面臨的*問題是成本問題,如果發展散戶宅配,送貨點分散,物流成本將隨之大幅攀升,加上汽油、人工、農資等價格上漲,會給發展帶來不小的壓力。如果集中發展會員,物流將是*的成本,同時,保鮮等成本也不會低。如今,經濟社會發展到現在,公眾對蔬菜品質和安全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價格的關注。
在他看來,蔬菜產業要想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就要改變傳統的種地、賣菜思維,更要重視市場的培育。而要想打消消費者的顧慮,就要讓一項項綠色防控技術看得見、摸得著,譬如,通過在溫室大棚里安裝攝像頭,實現生產過程的全程視頻直播,讓消費者通過網絡視頻能看見自己家吃的每一棵菜是如何種出來的。
此外,張宗程和不少業內人士也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感悟到,僅僅把目光盯在高端人群上是不行的。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說,他們調查發現,真正的高收入人群應酬多,很少有人每天都在家做飯吃。所以要想獲得更大發展,還是要放下身段,迎合普通消費者,他們才是蔬菜消費市場的主力軍。
“讓‘私人訂制’蔬菜價格更親民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們正在探索散戶捆綁式營銷模式。”張宗程說。他們正在和某社區連鎖便利店企業接洽,希望在便利店搭建平臺,實現社區大宗團購。他說:“相信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一定能找到企業利潤和消費者期望值的平衡點,讓安全高品質蔬菜走進千家萬戶。”
目前,小農人農業園已與8000多個客戶建立了線上聯系,線上交易使用的微信公眾平臺有*粉絲1200人,水果辣椒、水果番茄、QQ黃瓜、草莓等產品供不應求。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1)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