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5萬畝蔬菜產業助推鄉村繁榮
蔬菜網 時間:2018/4/28 來源:海東時報 閱讀數:389
今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繼續按照“穩糧、強菜、增果”的思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以發展興起蔬菜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繁榮。
4月上旬,記者來到民和縣總堡鄉哈家村,覆上地膜的200多畝沿河水澆地在午后的陽光下銀波粼粼,不遠處還有七八個勞動的身影在白膜間晃動。這是哈家村蔬菜種植大戶穆建林正在搶抓當前有利時機春播蔬菜的場景。
穆建林告訴記者,他種蔬菜已經有很多年了,剛開始流轉30畝土地試種,后來流轉土地400余畝進行規?;N植,僅去年種植的200多畝娃娃菜收入38萬元。今年他把100多畝流轉土地轉讓給了其他種植大戶,自己種了240多畝,其中娃娃菜為主打品種,面積占到120畝。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效益,穆建林還購買了一臺娃娃菜播種機,只需一人扶著播種機手柄向前推行即可,*能播種10多畝,畝均可節省200多元的人工成本。
說起今年的種菜增收預計,穆建林說,蔬菜價格收市場波動影響比較大,是否有個好收入,還得看市場價格如何。據穆建林介紹,就去年娃娃菜的市場價格而言,春菜單個市場價位0.6元,如果平均每畝按7000株計算,畝均收入就是4200元,但秋菜單個市場價格只有0.3元,畝均收入只有2100元,除去生產成本,幾乎就沒有多少收入。
為提高種菜的抗風險能力,穆建林在主打娃娃菜品牌的同時,還注重種菜的多樣性。比如依托注冊的“總堡大蔥”商標,今年還種植了巨蔥。當然,無論種啥菜,像穆建林一樣的蔬菜種植大戶們*盼望的不僅是有一個好的蔬菜產量,更希望這些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能買上一個好價錢。
穆建林的蔬菜基地僅僅是民和縣露地蔬菜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民和縣蔬菜產業呈現出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據民和縣蔬菜服務中心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僅去年全縣完成蔬菜種植面積5.52萬畝,其中露地蔬菜5.22萬畝、設施蔬菜0.3萬畝,蔬菜總產量達到11.62萬噸。
據了解,民和縣蔬菜種植呈現出區域不斷擴大、品種更加多樣的特點。露地蔬菜由原來的川水鄉鎮向淺腦山鄉鎮延伸,設施蔬菜從湟水流域向黃河流域拓展。種植品種上,露地蔬菜由原來的娃娃菜、甘藍、西葫蘆、蘿卜等擴大到青豆、百合等,設施蔬菜由辣椒、番茄擴大到花菇、平菇、豇豆等品種,目前全縣青豆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百合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食用菌種植面積達到400畝,特別是總堡垣產出的花菇走出國門,遠銷韓國。
不僅如此,民和縣去年還引進試驗示范“名、特、優、新”蔬菜品種14個,還推廣了水肥一體化新技術、二氧化碳氣肥和溫室蔬菜蜜蜂授粉新技術,有效增加了蔬菜科技含量,進一步提升了蔬菜品質。
據民和縣農牧局蔬菜服務中心主任李建奎介紹,今年全縣計劃種植蔬菜5.5萬畝,其中露地蔬菜4萬畝、設施蔬菜0.5萬畝、復種蔬菜1萬畝。目前露地蔬菜已完成種植1.2萬畝。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