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縣:野生菌搭上互聯網快車(圖)
蔬菜網 時間:2018/6/19 來源:云南網 閱讀數:461
野生菌

立夏剛過,幾場透雨的光顧,讓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野生菌交易市場開始迎來一年中*繁忙的時段。
還不到午飯時間,家住龍川鎮下民村的周發仙收來的幾籮筐牛肝菌已差不多售罄。“今年雨水來得早、又充足,滿山的菌子瘋長,生意確實不錯。”數著手里的百元大鈔,她喜上眉梢。在她身后的桌子旁,老公正端坐電腦前仔細地清點一摞快遞發貨單,“我們的網店生意也不錯,這些是近兩天接到的訂單。”
開業7年來,周發仙經營的海源野生菌土特產店主要銷售各種鮮菌和菌干,生意*比*好。“現在菌子季才剛開始,實體店加網店每天的銷售額就不低過1000元。相信隨著逐漸進入豐產時段,收入還會翻番,可比在家務農賺錢多了。”
在南華縣,像周發仙這樣靠野生菌發家致富的農民數不勝數,而像她這樣同時還將觸角伸向互聯網的商戶,同樣不在少數。一朵小小的野生菌,正通過線下線上兩條渠道,迅速成長為當地“幸福指數”*的大產業。
境內有野生食用菌290余種,占全國總數三成、云南四成;世界四大名菌——松茸、牛肝菌、塊菌、雞油菌都有分布;野生菌資源年蘊藏儲量達1萬多噸……為解決“好東西賣不上好價錢”的難題,更好地將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打好“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野生菌之鄉”、“中國野生菌美食縣”三張牌,南華縣一直高度重視拓展新的推廣營銷渠道,而擁有“無限可能”的互聯網快車恰好就是實現這一構想的*載體。
從2015年起,南華積極搶抓被列為全國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寶貴機遇,迅速推動電子商務與野生菌產業的融合發展——新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集線下展示、人員培訓、電商孵化、物流分撥等9大功能區于一體的南華縣電子商務廣場,為電商企業提供完整的倉儲、物流、運營、培訓、產品展示等“一站式”服務,吸引了30多戶電商企業入駐;創建國內*野生菌信息平臺“中國·南華野生菌信息港”,提供從基地生產、標準檢測、科普知識分享、烹飪美食制作、消費終端支持等野生菌全產業鏈的綜合信息服務;開通“南華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動態發送相關政策、行業動態等信息;建成1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0個鄉鎮級電商服務站,105個村級電商服務點。
光有電商服務平臺還不夠,為真正打通野生菌出山的“*后一公里”,南華縣還著力打破物流瓶頸,建成物流分撥和配送中心各一個,鄉鎮村級配送站點110個,開通縣到鄉物流配送線路3條,配備各種物流配送車輛118輛,行政村覆蓋率達80.5%。
僅去年,全縣配送上下行快遞就超過10000件,就算距縣城*遠的兔街鎮,農產品也能在24小時內送達縣城。野生菌上市時,貨品只需13個小時即可抵達上海,12小時到達深圳。
“隨著三級電商服務及物流配送體系的建成完善,互聯網不僅使野生菌走出了大山,也讓農村的消費潛力被挖掘釋放出來。電商,真正成為推動南華野生菌產業發展,拉動城鄉消費的新引擎。”南華神州買賣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理殷志剛感嘆道。
統計顯示,2017年南華縣電商網絡交易額為1.21億元,其中“互聯網+野生菌”營銷模式占據了一半,達6000多萬元。
目前,隨著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云南分中心野生菌大數據中心正式落戶南華,當地已開始建設打造“南華野生菌小鎮”。該項目是《云南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公布的全省*小鎮,規劃總投資27.11億元,核心區主要建設松露科技產業園、中國野生菌產業化研發基地和松露社區、酒店等。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稅收6794萬元,新增就業4700人。
縣委書記李云升表示,南華縣將把野生菌小鎮打造成為“國際*松露產業高地”、“中國野生菌全產業鏈示范基地”、“中國*野生菌美食小鎮”和楚南經濟帶重要支撐點,以及昆大麗旅游帶上的新熱點,這是促進南華野生菌產業提質增效,打造行業標桿,提升“世界野生菌王國”品牌影響力過程中的一件大事,將有力推動全縣野生菌產業邁向更高層次水平和更廣闊的空間。
相關新聞
- 昆明近日降雨 野生菌供應量小幅增加(圖)
- 普洱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預防...
- 今年云南野生菌量少 貴到吃不起(圖)
- 云南野生菌旺銷勢頭不減(圖)
- 從山林到餐桌 云南野生菌串起致富產業鏈(圖)
- 昆明野生菌價格跳水 干巴菌跌破400元/公斤(圖)
新聞關鍵字: 野生菌
-
- 好
(0)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