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發展食用菌產業 脫貧致富“菇”舞人心
蔬菜網 時間:2018/12/17 來源:湖南日報 閱讀數:429
湖南祁陽縣潘市鎮高江村全村有284戶926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153人,屬省級貧困村。今年3月以來,該村借助移民扶貧產業項目,建起了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把脫貧的門路送到了村民們手中。
走進基地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包擺放得整整齊齊,朵朵如云般的平菇像雨后春筍般從中“鉆”出來。
幾名工人正聚在菌包前,忙著將已經成熟的蘑菇采摘下來,放到一旁的筐子里。這些工人,既有村里的貧困戶也有普通村民,基地以每天50元的工資,聘請他們來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李年紅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她不僅雙手殘疾而且還是癌癥患者。為了脫貧,她不等不靠,既在基地打工又以扶貧資金湊齊6萬元入了股,年底可拿工資和分紅近5萬元。想到這,李年紅心里很開心。
李年紅介紹:“我以前對生活沒得什么想法,現在充滿了希望,想得很美好,有*說不定我就變成了大富婆,以后吃穿就不用愁了,想起感到蠻幸福。以后我還要把在外打工的老公叫回來,和我一起搞生產,想把家里搞得好一點。”
65歲的村民陳冬香也在基地打工,她笑著告訴我們,到了她這個年齡很多活都干不了了,但基地的工作很適合,不出家門就有穩定的收入。
不一會兒的功夫,工人們身邊的籮筐就被裝得滿滿的,再過幾個小時批發商就能把剛剛采摘的新鮮蘑菇運到市場銷售。
批發商李本鳳介紹:“*裝五六百斤菌子,送到祁陽王府坪批發市場,當天拉過去當天就賣完了,菌子質量還是蠻好,口感也不錯。”
基地負責人伍吉亮向我們介紹,平菇容易種植、產量高、價格大眾化,而且有6個月的采摘期。今年基地預計產平菇45萬斤,產值可達60多萬元。
伍吉亮說:“我們現在每天的產量在2000斤到3000斤,一般銷往祁陽周邊市場和學校,還有冷水灘、祁東等地,因為我們的蘑菇都是綠色食品,根本不愁銷路,再多一點全部銷往廣州江南市場。”
除了像食用菌這樣的“短、平、快”增收項目,高江村“長受益”產業也不少。目前高江村專門編制了脫貧攻堅三年規劃,規劃中的產業部分明確提到,擴建食用菌基地到5000平方米、新建30畝荷花池發展蓮子經濟、養殖荷花魚、種植220畝錦紅甜橙、發展林下經濟、鄉村旅游等,每一個產業項目都將成為村里的致富希望。
潘市鎮高江村縣扶貧工作隊長陽艷祁介紹:“我們高江村一個產業搞起來以后,村民有希望走向致富道路,不僅脫貧還要致富,讓村民的生活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既要雪中送炭,更要錦上添花。”
相關新聞
- 昭通魯甸縣建食用菌基地助貧困戶增收(圖)
- 貴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圖)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河南沈丘縣智能化食用菌生產“錢”景誘人(圖)
- 貴州赫章縣貧困戶抱團參與發展食用菌產業
- 廣西印茶鎮發展食用菌產業助群眾脫貧(圖)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