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洋蔥掙“洋”錢
蔬菜網 時間:2019/6/20 來源:大河網 閱讀數:530 網友評論:2
近日,行走在永城市太丘鎮洋蔥種植基地,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蔥香,田埂上、公路邊,個大皮黃的洋蔥堆積如山,挖洋蔥、裝袋、裝車……村民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收獲,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瞧!這一大片種的都是洋蔥,有160余畝。今年洋蔥的產量較高,畝產1.3萬斤左右,行情也好,收購價每斤5角錢,除去地膜、種子、化肥、農藥和人工等成本,每畝純利潤可達2000多元。”太丘鎮洪陸灣村黨支部書記劉須想算了一筆賬,不由得喜上眉梢。
該基地種植的洋蔥品種為真星歐皮黃,遠銷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為保證洋蔥銷售,種植戶實行訂單種植,與山東省某公司簽訂合同,以保證洋蔥的收購和價格問題。為保證產品質量,從種子到施肥、打藥,全部進行統一管理,并由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控制藥物殘留。收獲前,公司會提前派人進行抽樣檢測,確保純綠色、無公害。“農戶精心育苗、移栽、施肥,不僅確保種植的洋蔥品質好、銷得出、能賺錢,也拓寬了農民增收的路子。”劉須想介紹說。在洋蔥收獲的季節,不僅種植戶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在基地的務工者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我們這些農閑在家的人到基地來務工,每天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工錢現場結算,這樣既掙錢又能顧家。”正在田間撿拾洋蔥的該村村民丁鳳英樂呵呵地說。據了解,洋蔥從種植到施肥、澆水、收獲,全部由人工完成,*多時每天上工100多人。
說起洋蔥種植,劉須想說,2014年*偶然的機會,他在甘肅了解到洋蔥種植的前景便很快引進種子進行試種。由于沒有經驗和技術,洋蔥種植經歷了低谷。隨著種植技術不斷完善,他開始流轉土地大面積種植,同時成立了洋蔥種植合作社,社員共有10人。“洋蔥不能在同塊土地重茬種植,這樣會影響產量。今年全鎮洋蔥種植面積有750畝左右,我們也在積極找土地,準備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農戶致富。”劉須想說起今后的打算信心滿滿。
近年來,太丘鎮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緊緊圍繞“發展生態農業、打造綠色品牌”這一主題,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土地效益,發展大棚蔬菜、雙膜西瓜等高效經濟作物,打造產業帶,拉長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高效農業種植帶的做法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的切入點,也是綠色發展理念的體現。”太丘鎮黨委書記孫利說,“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生態農業發展步伐,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相關新聞
- 印度“洋蔥危機”了解一下 小小蔬菜為何蘊含...
- 西安臨潼:洋蔥咋成了“富貴菜”(圖)
- 濱州:20000畝洋蔥大蒜申報無公害蔬菜認證
- 山東平度洋蔥類標王玩轉電商(圖)
- 臨沂蘭山區洋蔥“擂臺賽”120余名種植高手參賽
- 阿塞拜疆對洋蔥、卷心菜和土豆征收出口關稅
新聞關鍵字: 洋蔥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